水边风日美,芳莲坠粉,都似晚霞红。
深深垂柳暗,浅绿明漪,闲系小筝篷。
鸳鸯隔浦,总双双、花底相逢。
无避处、扇光如雪,低障夕阳中。匆匆。
香车去也,小阁沈熏,有春人寻梦。
应自笑、软晴芳草,未试青骢。
汀洲纵有重来约,怕秋心、凉到芙蓉。
青鸟去,明珠还寄楼东。
水边风日美,芳莲坠粉,都似晚霞红。
深深垂柳暗,浅绿明漪,闲系小筝篷。
鸳鸯隔浦,总双双、花底相逢。
无避处、扇光如雪,低障夕阳中。匆匆。
香车去也,小阁沈熏,有春人寻梦。
应自笑、软晴芳草,未试青骢。
汀洲纵有重来约,怕秋心、凉到芙蓉。
青鸟去,明珠还寄楼东。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水边夏日傍晚的宁静画卷。"水边风日美,芳莲坠粉,都似晚霞红",生动地写出莲花盛开,如同晚霞般绚丽,映照在水面,景色迷人。"深深垂柳暗,浅绿明漪",描绘了垂柳浓密,水面泛起的绿色涟漪,增添了静谧的氛围。
"鸳鸯隔浦,总双双、花底相逢",以鸳鸯比喻情侣,他们在花丛中偶遇,画面温馨和谐。"无避处、扇光如雪,低障夕阳中",进一步描绘了夕阳余晖下,扇影轻盈,如同白雪,为这美景增添了几分诗意。
接下来,词人笔触转向离去的香车与闺中人的梦境,"匆匆。香车去也,小阁沈熏",暗示着女子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有春人寻梦",表达出对青春与爱情的怀念。"怕秋心、凉到芙蓉",则流露出对季节更迭、情感易逝的感慨。
最后,词人以青鸟传信的典故收尾,"青鸟去,明珠还寄楼东",寓意着即使人事变迁,仍寄托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整体来看,此词语言优美,情感细腻,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词人樊增祥的独特艺术风格。
卓金车子,接么娘来早。鹦鹉银笼隔花报。
听纤纤绣屧、才近胡梯,蓦一阵,抹丽浓香先到。
进房拢袖立,瘦蝶腰身,写上红帘影都俏。
侧坐锦墩边、女伴喁喁,尽背地、赞伊娇小。
看悄捻罗巾、不抬头,怎比在家时,更矜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