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月当头。大好清游。浮生何事费闲愁。
贫到酒钱无一个,也过中秋。银汉拍天流。
桂子香浮。醉邀铜笛唤沙鸥。
三百年来无此乐,羽服黄楼。
又见月当头。大好清游。浮生何事费闲愁。
贫到酒钱无一个,也过中秋。银汉拍天流。
桂子香浮。醉邀铜笛唤沙鸥。
三百年来无此乐,羽服黄楼。
这首《浪淘沙》以清雅之笔描绘了一幅中秋之夜的月色美景与诗人超脱世俗的洒脱心境。
“又见月当头”,开篇即点明时令与景象,一轮明月高悬于夜空之中,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这中秋佳节铺陈的一幅画卷。“大好清游”四字,既是对眼前景致的赞叹,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表达,强调了在清静的环境中享受生活的美好。
“浮生何事费闲愁”,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暗示出对当下清逸生活的珍惜与满足。接下来,“贫到酒钱无一个,也过中秋”两句,通过对比贫富,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对物质追求的淡泊,以及对精神世界的重视,即使在贫困中也能找到生活的乐趣和意义。
“银汉拍天流,桂子香浮”描绘了中秋之夜的壮丽景象:银河仿佛触手可及,与天际相接;桂花的香气随风飘散,弥漫在空气中,营造出一种浪漫而宁静的氛围。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醉邀铜笛唤沙鸥,三百年来无此乐,羽服黄楼”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诗人借酒浇愁,吹响铜笛,邀请沙鸥共舞,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与自由。他感叹这样的快乐在三百年间未曾有过,表达了对当前生活状态的珍视与自豪。最后,“羽服黄楼”可能象征着诗人的理想境界或内心深处向往的宁静之所,与前文的自然美景相呼应,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浪淘沙》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生活态度的反思、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和审美情趣的佳作。
天气才晴便不同,轻轻拂面有和风。
溪边春事关心处,杨柳深青杏浅红。
何年遗此粤王墓,陈迹留传自先故。
累累三冢压荒山,古木寒烟暗行路。
忆昔祖父伯姑苏,北连齐楚陵强都。
自从鸱夷载西子,子孙运尽偿前逋。
三军散后东西走,穷无寄迹埋丘首。
安全发掘不可知,故号至今喧众口。
丘山华屋何足言,死名死利分污尊。
英雄自古无葬处,谁与遗臭留乾坤。
月行十三度,昼夜风轮急。
不知谁鞭策,行天出复没。
我欲诉清虚,云路九万级。
梯飙空袅袅,月走那可及。
愿言住仙府,露重环佩湿。
将从匏瓜摘,复结汉津汲。
相期无情欲,不洒孤眠泣。
落杵玄霜寒,出削玉斧涩。
笑我南飞鸟,未办一枝葺。
归欤定惊魄,烟雾饱清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