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六避热属,飞雪不到城。
人意逐高下,造化亦世情。
桂窗坐清晓,青山洒寒霙。
巨松古须鬣,老梅玉璜珩。
仅馀小培塿,冈陇纵复横。
其下数茅屋,榾柮烟火明。
我兴牛背上,披裘欲晨征。
作诗逼僵龙,一夕纷瑶琼。
滕六避热属,飞雪不到城。
人意逐高下,造化亦世情。
桂窗坐清晓,青山洒寒霙。
巨松古须鬣,老梅玉璜珩。
仅馀小培塿,冈陇纵复横。
其下数茅屋,榾柮烟火明。
我兴牛背上,披裘欲晨征。
作诗逼僵龙,一夕纷瑶琼。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等待雪花降临的情景中,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与独特感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首先,“滕六避热属,飞雪不到城。”这两句以滕六(古代神话中的雪神)避热而未降雪,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雪的期待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城市中可能因环境因素而难以见到雪花的景象。
接着,“人意逐高下,造化亦世情。”这两句将人的主观情感与自然界的客观变化联系起来,表达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微妙的互动关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背后深层意义的思考。
“桂窗坐清晓,青山洒寒霙。”描绘了清晨时分,诗人坐在桂窗前,远处的青山上洒落着寒冷的雨滴,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美好时刻的向往。
“巨松古须鬣,老梅玉璜珩。”通过描述古老的松树和苍老的梅花,诗人赋予了这些自然景观以生命力和历史感,表现了自然界中古老与新生的和谐共存。
“仅馀小培塿,冈陇纵复横。”这两句描绘了小丘陵的轮廓,以及它们纵横交错的形状,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广阔的自然之中。
“其下数茅屋,榾柮烟火明。”在这些自然景观之下,几间简陋的茅屋中,燃烧着温暖的柴火,象征着人类生活的温馨与朴素,与自然美景形成了和谐的对比。
最后,“我兴牛背上,披裘欲晨征。”表达了诗人想要骑着牛前往远方,披着皮衣迎接新的一天,充满了对自由与探索的渴望。
“作诗逼僵龙,一夕纷瑶琼。”这两句则以比喻的手法,形容诗人在一夜之间创作出了如同瑶琼般美妙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尚书卓荦人中龙,尚书生小命困穷。
少孤复遭兵革变,避兵智得如冥鸿。
旧居书券酬子钱,鹊巢鸠居如秋蓬。
夏夕高堂苦不寐,插竹覆纸驱蚊虫。
奇荒日食米三合,杂以菜根糠覆犹难充。
弱冠砚田稍自得,楚江吊古欢游踪。
顑颔复除学籍名,颓然徵逐惟村农。
逋粮追索无生理,得免犹疑睡梦中。
张禄易名屡就试,逐客几从泺水逝。
颠连十载长安道,苦历人生未有事。
松柏终见岁寒姿,冰霜历尽能安之。
岂知十载青云路,已是集成一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