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落茫茫秋水斜。朱门深被绿杨遮。
隔溪听尽晚蝉哗。
无可奈何人怅望,难通消息树交加。
能忘情者是仙家。
碧落茫茫秋水斜。朱门深被绿杨遮。
隔溪听尽晚蝉哗。
无可奈何人怅望,难通消息树交加。
能忘情者是仙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游仙的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超脱的意味。诗人以“碧落茫茫秋水斜”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辽阔而略显凄凉的秋季景色中,秋水斜斜地流淌在广阔的碧空中,营造出一种深远而空灵的氛围。
接着,“朱门深被绿杨遮”一句,通过朱红色的大门和茂密的绿杨树,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神秘。绿杨树不仅遮掩了朱门,也仿佛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
“隔溪听尽晚蝉哗”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溪边,晚间的蝉鸣声此起彼伏,似乎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增添了诗作的意境深度。
“无可奈何人怅望,难通消息树交加”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复杂心情。一方面,面对如此美景,内心充满着难以言喻的惆怅;另一方面,又因无法传达心中的情感而感到无奈。树木交织的枝叶,既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美满,也隐喻着人与自然之间沟通的障碍。
最后,“能忘情者是仙家”一句,点明了诗人的理想境界——仙家的世界,那里没有人间的烦恼与束缚,只有自由与超脱。这一句不仅是对仙家生活的向往,也是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逃避与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超脱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湖山青倚东风外,天呈图画岚壁。
窦瀑流云,溪源漱玉,人物冰壶同色。清才赋笔。
卷千顷秋溟,素□飞入。
笑睨西湖,断烟零雾半篙碧。
贞元朝士未老,旧家供奉曲,前事休忆。
芹藻官清,弦歌兴远,花底绿尊频侧。虚亭昼寂。
爱晴影岧峣,翠阴狼藉。见说长生,尽从闲里得。
子何为渔,碧海之丘。
长虹为纶月为钩,六鳌昂首相向愁。
眼看海水不扬波,扁舟稳系珊瑚柯。
邂逅徐家儿与女,拔剑屠龙共君煮。
烟淡淡,雨疏疏。
人间弹铗食无鱼,吁嗟归来乎,吾与尔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