樽前旧厌繁多态,雪里曾嫌淡少情。
何似天容开夜色,数枝寒玉转轻盈。
樽前旧厌繁多态,雪里曾嫌淡少情。
何似天容开夜色,数枝寒玉转轻盈。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铚的作品,名为《同赋梅花十二题(其四)·月下》。诗中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独特的情感。
"樽前旧厌繁多态,雪里曾嫌淡少情。" 这两句是在说诗人过去对于那些华丽的景象感到厌倦,而当他看到雪中的梅花时,却觉得它们过于简单和缺乏情趣。这反映了诗人对美的独特追求,不满足于表面的繁复,而是寻找深层次的、更为内敛的情感。
"何似天容开夜色,数枝寒玉转轻盈。"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幅月下梅花的图景,其中"天容开夜色"形象地表达了明亮月光下的宁静与纯净,而"数枝寒玉转轻盈"则将梅花比作细腻洁白、透着寒意的玉,用以强调梅花在严寒中的生机与美感。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独特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高洁孤傲之物的向往,以及他那颇具个性和深度的情感世界。
谁结道人庐,前临博士湖。
名非窜荒李,官是避秦庐。
隐德虽无述,清风不可渝。
严元有孙子,往往混樵渔。
我客怀玉山,有如梓与桑。
地故隶江东,与衢盖邻疆。
自公剖符来,亦既阅雨霜。
非惟衢人安,我民亦小康。
去年旱无收,闾里惊欲惶。
匪藉衢粟输,乌能免流亡。
嗣闻被灾郡,诛赏率亦当。
况于惠比境,于今见何尝。
事虽郁上闻,我民不公忘。
去年别君重九日,君时痁作卧一室。
许我为我一入山,人事好乖言竟食。
一官我落江之西,每附书来必以诗。
宣心写妙无不尽,知君不累寒与饥。
念君见君何由得,江西水深波浪阔。
无何奄忽室人丧,系舟复在南山侧。
君来见我颜色好,不但文章能合道。
信知木润山有辉,盎背晬然眸子瞭。
向来之所未见书,向我诵读如贯珠。
有时举问不知对,汗为浃背口辄呿。
嗟我忝惟十年长,学业无功时既往。
羡渠松柏拱把姿,绝胜樗栎高寻丈。
一官羁我端何为,投劾归来亦未迟。
岂惟问字当载酒,傥复借书仍一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