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客怀玉山,有如梓与桑。
地故隶江东,与衢盖邻疆。
自公剖符来,亦既阅雨霜。
非惟衢人安,我民亦小康。
去年旱无收,闾里惊欲惶。
匪藉衢粟输,乌能免流亡。
嗣闻被灾郡,诛赏率亦当。
况于惠比境,于今见何尝。
事虽郁上闻,我民不公忘。
我客怀玉山,有如梓与桑。
地故隶江东,与衢盖邻疆。
自公剖符来,亦既阅雨霜。
非惟衢人安,我民亦小康。
去年旱无收,闾里惊欲惶。
匪藉衢粟输,乌能免流亡。
嗣闻被灾郡,诛赏率亦当。
况于惠比境,于今见何尝。
事虽郁上闻,我民不公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表达了他对好友施衢州调任浙西提刑时的寄情和对当地百姓的关注。诗人以“我客怀玉山,有如梓与桑”起笔,比喻自己如同客居他乡的梓树和桑木,深深扎根于江东之地,与衢州相邻。接着,他称赞施公任职以来,不仅使衢州地区社会稳定,人民生活也有所改善。
诗中提到去年遭遇旱灾,衢州人民生活艰难,幸亏施公及时调拨粮食赈济,避免了大规模的流离失所。诗人进一步指出,施公在处理其他受灾地区的救灾措施上公正得当,尤其在衢州境内,这样的仁政实属罕见。尽管这些事情已经上报朝廷,但诗人强调,百姓不会忘记施公的公正与恩德。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施公政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地方官吏清明施政的赞赏,以及对百姓福祉的深切关怀。
昼伏夜已动,血人谋其生。
不作林中虎,而为帐下虫。
饥虎有时逢,林密少人行。
微物不可忽,群聚成雷轰。
众觜锥刀铓,矮屋甑釜烹。
肤爪良自忤,扇扑劳迭更。
下车抟猛虎,一死政自轻。
纤纤无所诘,长夜不肯明。
为我驱蜚廉,么么一扫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