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衣路室夜偏长,起问征途趁早凉。
藜杖对星占曙色,芒鞋踏月涴秋光。
栎阴羃砌疑浇墨,桂露滴人如馈浆。
山鬼似嫌天欲晓,故嘘岚气扼朝旸。
草衣路室夜偏长,起问征途趁早凉。
藜杖对星占曙色,芒鞋踏月涴秋光。
栎阴羃砌疑浇墨,桂露滴人如馈浆。
山鬼似嫌天欲晓,故嘘岚气扼朝旸。
这首《秋日早行》由宋代诗人胡次焱所作,描绘了诗人清晨在秋日里独自出行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
首句“草衣路室夜偏长”,以“草衣”暗示诗人穿着简朴,身处野外,夜晚显得格外漫长,为全诗奠定了孤独而宁静的基调。接着,“起问征途趁早凉”则点明了诗人起身的原因——为了赶在清晨凉爽时分继续前行,体现了他对旅程的执着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藜杖对星占曙色,芒鞋踏月涴秋光。”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行进中的景象。藜杖与芒鞋是行旅中的常见装备,诗人手持藜杖,面对星辰,等待曙光初现;脚踏月光,穿越秋日的光影交错,营造出一种既浪漫又略带凄清的氛围。这里的“涴”字,生动地表现了月光下秋色的斑驳与变化。
“栎阴羃砌疑浇墨,桂露滴人如馈浆。”这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栎树的浓荫比作墨水,仿佛整个地面都被染上了深邃的墨色;而桂树的露珠则如同馈赠的甘泉,滋润着行人的心田。这一对比,不仅展现了秋日清晨的静谧与清新,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
最后,“山鬼似嫌天欲晓,故嘘岚气扼朝旸。”山鬼,古代神话中居住在山林间的神灵,这里用来形容山间雾气。诗人想象山鬼似乎因为天将破晓而感到不悦,故意吹出雾气来阻挡朝阳的升起,这一奇特的想象,既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综上所述,《秋日早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独自行走在秋日清晨的旅途体验,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和赞美,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刘氏磐石宗,略分天下半。
斯文独更生,落落分族冠。
探书到千古,极意在理乱。
故宜萧长倩,忧国共长算。
我怀崇兰君,多学真一贯。
束发踵癯儒,长檠媚空案。
胸中行秘书,领略能默断。
埋光久不暴,玉石终自判。
中年立周行,杞梓见脩干。
雍容视出处,未可亟招唤。
坐令护都水,不特美先汉。
荷囊侍丹扆,正讶归稍缓。
何为弃天闲,一往谢羁绊。
黄垆闭白玉,万事风雨散。
讣来为失声,涕落伤老伴。
孰知锦囊心,无复银钩腕。
柯山渺何许,日月忽已换。
平生浑金质,反覆要熟看。
至宝琢寒泓,谁能抚遗玩。
尚有千字碑,临风寄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