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声图》
《秋声图》全文
明 / 林大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一雨秋山爽气深,主人坐我秋云阴。

披图莫诵秋声赋,玉树萧萧愁客心。

(0)
鉴赏

这首明代林大春所作的《秋声图》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雨过后山间清爽的景象,以及与之相映衬的人情与心境。

首句“一雨秋山爽气深”,开篇即点明主题,一场秋雨过后,山间弥漫着清新的空气,爽朗的气息深入骨髓,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这里的“爽气”不仅指自然界的清新空气,也暗含了一种心灵上的洗涤与愉悦。

接着,“主人坐我秋云阴”,描述了诗人与主人在秋云掩映之下交谈的情景。秋云轻盈,为画面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同时也象征着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静好。这一句通过“坐”字,生动地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以及主客之间温馨而亲密的关系。

“披图莫诵秋声赋”,转而描绘了对一幅描绘秋声的图画的反应。诗人提醒观者,在欣赏这幅画时,不应仅仅停留在文字的诵读上,而应将自己融入其中,感受秋日特有的声音与情感。这里的“秋声赋”可能指的是古代文人描写秋天声音的诗歌,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超越文字、直接体验自然之美的理念。

最后,“玉树萧萧愁客心”,以“玉树”象征高洁与美好,而“萧萧”则描绘了秋风中树木摇曳的声音,既有美感又带有一丝哀愁。这句话表达了诗人面对秋日美景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时光流逝、季节更迭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短暂的忧思。

整体而言,《秋声图》诗通过对秋雨后山间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一幅描绘秋声图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与人生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林大春
朝代:明

(1523—1588)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致高拱私党于法,为言官论劾,罢官。有《井丹集》。
猜你喜欢

迎春乐·其一

池边刺竹初成屋。拨芳瓮、酒初熟。

奈巾车秣马催人速。还又伴、孤云宿。

蜗角蝇头相窘束。满眼地、水青山绿。

要解别来愁,除是再偎香玉。

(0)

题延射亭

高台芜没曲池平,十万人家古县城。

烟水云山屏画里,阖闾坟域旧都名。

(0)

新宫

玉案金炉对御床,岿然应是鲁灵光。

螭头直上双鱼尾,不让西京旧柏梁。

(0)

生朝

武侯二十七,陈策干江东。

幼安三十馀,渡海称潜龙。

吾年皆过之,偃蹇比赁舂。

白日在上头,苍然变朝红。

老大不自悲,愿天生奇雄。

如吾癸酉降,知非灵所钟。

五年作北客,志洁宁嗟穷。

区区说名节,岂与王霸功。

尊前有寒梅,雪后翘春松。

把酒思吾妻,今朝祠祖宗。

(0)

邹公挽辞二首·其二

旧德今谁在,凋零已不多。

云天开日月,陆海自风波。

空叹与龄梦,难留曳杖歌。

平生济川意,无处问施罗。

(0)

花朝

花朝恰了一分春,雨雪阴霾占两旬。

物态未妍寒瑟缩,人生易老事因循。

洗瓷杯酌浮蛆酒,拥地炉烧带叶薪。

翻忆昔年成感慨,长官出郭劭耕民。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