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二》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二》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处处青江带白蘋,故园犹得见残春。

雪山斥候无兵马,锦里逢迎有主人。

休怪儿童延俗客,不教鹅鸭恼比邻。

习池未觉风流尽,况复旌州赏更新。

(0)
注释
处处:到处。
青江:青色的江水。
白蘋:白色浮萍。
故园:故乡。
残春:春天的残余。
雪山斥候:雪山边的哨兵。
兵马:军队和马匹。
锦里:繁华的锦官城。
逢迎:迎接。
俗客:世俗的客人。
鹅鸭:鹅和鸭子。
比邻:邻居。
习池:习家池(历史上的名胜,与风流有关)。
风流尽:风流韵事已尽。
旌州:地名,今四川广元一带。
赏更新:新的赏玩之事。
翻译
处处都是青色的江水环绕着白色浮萍,家乡还能见到残存的春天。
雪山边的哨所没有军队和马匹,但在繁华的锦官城中却有人迎接我。
别怪责孩子们招待了世俗的客人,他们并未让鹅鸭的叫声打扰到邻居。
习池边的风流韵事还未消散,更何况在旌州又有新的赏心乐事等待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定的田园生活画面。"处处青江带白蘋,故园犹得见残春",这里的“青江”和“白蘋”都是自然景物,诗人通过这些细节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以及时间流逝后仍然留恋当下的春色。"雪山斥候无兵马,锦里逢迎有主人"则透露出一种和平安宁的社会环境,没有战争的纷扰,只有迎送宾客的热闹场景。

诗人在"休怪儿童延俗客,不教鹅鸭恼比邻"中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远离喧嚣的心态。这里的“儿童”、“俗客”、“鹅鸭”和“比邻”,都是平凡生活中的元素,但诗人却用这些元素来表明自己对尘世纷争的淡然。

最后两句"习池未觉风流尽,况复旌州赏更新",则是诗人对未来某种期待或希望的表达。“习池”指的是熟悉的地方,“风流尽”可能意味着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而“旌州赏新”则暗示了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季节或者生活状态的期待和欣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某种美好事物的期待。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西州即事

一雨洗空碧,江城独倚楼。

山吞残日没,水挟断云流。

灯影深村夜,钟声古寺秋。

西州旧游地,十载此淹留。

(0)

小酌

小酌园林酒半醺,落红影里惜馀春。

插花归去蜂随帽,傍柳行来莺避人。

白发尚为千里客,黄金难铸百年身。

何时归赋沧浪水?浣我征衣万斛尘。

(0)

黄芙蓉

媚色津津散朵芳,道人装束胜红妆。

诗人若作桃花看,便觉西风不甚凉。

(0)

春阴芍药

点滴檐声湿径云,翻阶红药带啼痕。

可怜花片都零落,雨露虽多不是恩。

(0)

夜窗

香篆烟销夜已阑,砚池冰结漏声寒。

梅花悬影书窗上,应待诗人带月看。

(0)

木芙蓉

芙蓉一带绕池塘,万绿丛中簇艳妆。

错认园林春富贵,不知叶底有风霜。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