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台城路六首·其三》
《台城路六首·其三》全文
清 / 李慈铭   形式: 词  词牌: 齐天乐

锦帆乍卸松滋雪,骄骢又穿吴树。

钿陌停觞,津亭打鼓,犹记别时情绪。

屏山暂阻,问珠屐筵前,几吟鹦鹉。

笑撚梅花,翠帘不隔梦云路。

天涯况逢俊侣,倾囊争赌曲,消受眉媚。

扇约炉薰,钗围鬟影,怜取眼前羁旅。

才停雁柱,趁烛烬香残,坠鞭归去。

莫忘尊前,画楼今夜雨。

(0)
鉴赏

这首《台城路》是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词中描绘了离别与重逢的情景,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开篇“锦帆乍卸松滋雪,骄骢又穿吴树”,以“锦帆”、“松滋雪”、“骄骢”、“吴树”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壮丽而略带凄美的画面,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旅程的结束和新的开始。接着“钿陌停觞,津亭打鼓,犹记别时情绪”,通过“钿陌”、“停觞”、“津亭”、“打鼓”等细节,生动地再现了离别时的场景,以及对往昔情绪的回忆。

“屏山暂阻,问珠屐筵前,几吟鹦鹉”,运用“屏山”、“阻”、“珠屐”、“鹦鹉”等元素,进一步渲染了离别后的暂时阻隔,以及对相聚时光的怀念。接下来“笑撚梅花,翠帘不隔梦云路”,以“梅花”、“翠帘”、“梦云路”等意象,表达了对美好记忆的追寻和对未来的憧憬。

“天涯况逢俊侣,倾囊争赌曲,消受眉媚”,描绘了重逢时的喜悦与激动,以及与新朋友之间的互动,充满了生活的趣味和情感的交流。“扇约炉薰,钗围鬟影,怜取眼前羁旅”,通过“扇约”、“炉薰”、“钗围”、“鬟影”等细节,展现了相聚时的温馨氛围,以及对彼此的关怀与怜爱。

最后,“才停雁柱,趁烛烬香残,坠鞭归去”,以“雁柱”、“烛烬”、“香残”、“坠鞭”等意象,描绘了相聚后的分别,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不舍。全词以离别与重逢为主线,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人生的流转与情感的复杂,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李慈铭

李慈铭
朝代:清   字:式侯   号:莼客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生辰:1830~1894

李慈铭(1830~1894)晚清官员,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爱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晚年自署越缦老人。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猜你喜欢

哭公实·其四

一虚郎署问,竟负帝乡期。

此日名堪定,千秋事可知。

赋宁为异物,人已不同时。

垂白君应妒,还丹我自疑。

橐装高卧尽,椎结旧游悲。

坐识藏舟理,行令荷锸随。

(0)

勤中尉园亭

分竹穿苔暑自平,披襟小阁坐来清。

使君河上浮槎兴,公子夷门结辔情。

自有明珠堪照乘,岂无佳色解倾城。

时人若问游梁客,司马相如字长卿。

(0)

寄怀子与

白云愁色满秋天,海上离心雁影传。

那堪对酒书相忆,况复登楼月正圆。

自尔一携龙剑合,何人更问鹖冠篇。

莫言十日平原饮,不是王孙得意年。

(0)

荅寄余德甫

当年草奏柏梁台,此日漂零浊酒杯。

伏枕春阴三楚合,拂衣秋色大江回。

含冤夜识双龙气,作赋时推二马才。

极目中原诸子尽,豫章城里一书来。

(0)

陶明府自罗山移东安

仙令风流自汝阳,三台荐疏满明光。

不缘驯雉闻当宁,那得飞凫入帝乡。

地近五云窥制锦,天回列宿映垂裳。

折腰未是君家事,珍重弹琴单父堂。

(0)

送吴人陆之箕

客有登台赋远游,蓟门金尽坐高秋。

总怜岐路无知己,不向风尘为白头。

木落毗陵看过雁,月明张翰倚扁舟。

未将簪绂论多病,草色姑苏到自愁。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