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色苍苍暑气平,绿杨深处有人行。
百年沙岸随流徙,五夜风帆趁月明。
归客未能离北土,野禽先解学南声。
浊流到此应穷尽,遥记清源是驿名。
晓色苍苍暑气平,绿杨深处有人行。
百年沙岸随流徙,五夜风帆趁月明。
归客未能离北土,野禽先解学南声。
浊流到此应穷尽,遥记清源是驿名。
这首《渡口晓行》描绘了清晨渡口的宁静与生机,以及诗人对自然与迁徙的深刻感悟。
首句“晓色苍苍暑气平”,晨光微曦,苍茫之中暑热消散,营造出一种清新凉爽的氛围。接着“绿杨深处有人行”,在茂密的绿杨林中,有人缓缓行走,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和动态感。
“百年沙岸随流徙,五夜风帆趁月明”两句,运用对比手法,百年沙岸见证了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变化,而五夜风帆则展现了夜晚航行的壮丽景象,两者共同描绘了一幅自然与人类活动交织的画面。
“归客未能离北土,野禽先解学南声”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迁徙的感慨。归家的旅人尚未离开北方的土地,而野鸟却已学会了南方的鸣叫,象征着自然界的适应与变化,也暗含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浊流到此应穷尽,遥记清源是驿名”以水为喻,指出无论水流如何曲折,最终都会汇入大海,象征着人生的旅程无论多么艰难,终将有所归宿。同时,遥想源头的清澈,也寄托了诗人对纯净、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迁徙的独特见解,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红叶家林,苍烟邻寺,岁残未了秋声。
门柳鸦寒,庭莎蚕老,浸霜月气冥冥。
夜窗灯晕,镇摇落山川旧情。
伤心年事,何限繁华,不抵飘零。
追思结客幽并,连骑云骄,看剑星横。
谁分萧条,哀时词赋,过江无泪堪倾。
暮鸿天远,奈重拍燕歌自惊。
一生怊怅,拼与江南,空老兰成。
曾公岩在通天侧,旧是曾公自凿通。
东望不堪遭乱后,南归却忆向岩中。
春阴虎卧千峰雪,日落猿啼万壑风。
城市别来应少见,看云长是忆曾公。
东吴妙手不可得,省郎山石兵曹竹。
唐侯座上偶相逢,并写秋光归一幅。
丛篁擢玉分弯环,怪石立铁支孱颜。
笔锋挥霍斩绝外,意匠回斡苍茫间。
物情境态精描貌,紫蔓青苔见班驳。
凤雏濯濯散毛羽,稚子差差露头角。
人生会遇安可常,一时合景如干将。
千年崖谷注明月,九夏庭馆寒飞霜。
唐侯特达参朝政,两君高致谁能并。
嗟哉奇绝真二难,此石此竹谁当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