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新淦县观陶母墓陶侃读书台》
《新淦县观陶母墓陶侃读书台》全文
明 / 黎贞   形式: 古风

孝慈古所重,母子天伦亲。

人孰不有母,陶母贤且贫。

酒殽岂易得,剪发延嘉宾。

人孰不有子,陶子才绝伦。

功名岂易就,谈笑取元勋。

母既善教子,子复能致君。

教子成大器,致君多令闻。

所以东晋世,乔木忠孝门。

□□荒冢在,千载不泯沦。

我行新淦邑,见之泪满巾。

有□似陶母,未报劬劳恩。

一朝万里别,此意何由申。

齧指仰视月,抚膺行望云。

触类自相感,何时复殷勤。

会当五綵服,嬉戏萱堂春。

运甓事已远,读书台尚存。

江山千古意,风物数家村。

功业当时盛,声名后世尊。

至今几兴废,登眺已忘言。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黎贞对新淦县陶母墓及陶侃读书台的感慨之作,通过对陶母贤德与陶侃才智的赞美,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表达了对孝道和教育的重视,同时也寄托了对先贤精神的敬仰与怀念。

诗中首先提到孝慈的重要性,强调母子之间的天然亲情。接着以陶母为例,赞扬其虽生活贫困却能以智慧和节俭招待宾客,体现了她的贤德。随后转向对陶侃的描述,称其才华横溢,通过轻松的谈笑便能成就功名,展现了他非凡的才能。诗中特别强调了陶母的教育之功与陶侃的成就之间的联系,认为正是母亲的教导使儿子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为君主带来了荣耀。

进一步,诗人表达了对陶母与陶侃精神的敬仰,指出他们所代表的忠孝精神在东晋时期得以传承,并成为家族的骄傲。尽管陶母的坟墓已经荒芜,但其精神永存,诗人自己在新淦县见到陶母墓时,不禁泪湿衣襟,表达了对先贤的深切怀念。

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将来能够穿上五彩的衣服,在萱草盛开的春天与母亲团聚的愿望,同时感叹过去陶侃读书之事已成遥远的历史,而读书台依旧矗立,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江山依旧,风物如故,但历史人物的功业与名声却永远被后人铭记与尊敬。诗人通过这首诗,不仅缅怀了陶母与陶侃,也寄托了对孝道、教育以及历史传承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黎贞
朝代:明

广东新会人,字彦晦,号陶陶生、秫坡。元末从孙蕡学。为人坦荡不羁,以诗酒自放。洪武初,署本县训导。坐事戍辽东。时孙蕡亦戍辽东,坐蓝玉党被杀,为敛葬之。历十八年,放还。卒年五十九。有《秫坡集》、《古今一览》。
猜你喜欢

题陈高十所藏冬青枝上白头翁画

飞高得珍丛,青子饥可食。
不知何忧愁,二鸟头亦白。
道人天机深,清斋意相许。
赖汝不能鸣,一鸣嫌杀汝。

(0)

俞光远父子归马嶴兼托问讯故旧

君不风深山野马生龙驹,又不见荒林老鹰鸠作雏。
男儿似种世所少,俞郎三世成清儒。
祗今道路满尘土,大袖已觉妨奔趋。
提携逐食何足羡,羡子有策宁亲躯。
蠲符书行鸡犬静,餐钱下岁鲑鱼须。
机神有余自静重,蔚蔚老气生眉须。
高堂百客森冠裾,四座指点看明珠。
谁能对此心不动,归来转觉群儿愚。
峡南云深山气冷,今岁亦闻愁旱枯。
但邻四壁愈憔悴,傍人解笑吾人迂。
书来隔宿发梦寐,便买舴艋随僮奴。
山篱语喧听楖粟,晚阁妆罢悬蜘蛛。
暂违相见喜定剧,胜似朝夕趋庭隅。
因子此去传区区,先从贤翁到吾徒。
刘郎癯绝今更癯,香岩老人安稳无。

(0)

陈无逸教论赴攸州

白露西风湘水清,苍霞南岳晚天明。
离家休说三千里,行道新看第一程。
橘味熟来思母遗,草名疑处教儿评。
人生谁是安居者,早拾貂蝉映父兄。

(0)

次韵答寄阆风先生

闻说芗岩花,风情不减前。
菊盘秋熟蟹,竹枕晚凉蝉。
碑碣僧频谒,诗囊客自编。
梅花紫溪路,一别又三年。

(0)

次韵和郭佑之双桔堂赵母寿时

严亲不待高官秩,一刻欢娱胜千日,赵郎宦薄母八旬,自采芳甘充俎实。
堂前酣酣双桔红,童儿见客笑满容。
有田得耕我亦去,绣衣御史语生风。

(0)

次韵王景阳寄轩

江湖犹觉气横行,羽褐藤冠学养生。
掣肘累轻天与福,欺心戒重鬼司盟。
行收耕稼间勋业,别有吟哦好性情。
祗恐蹊成似桃李,人来先识隐居名。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