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研忱丈所藏石斋逸诗墨迹》
《题研忱丈所藏石斋逸诗墨迹》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此身已许高皇帝,刀镬谁能搅寸丹?

正气文山同所养,奇情鸿宝觉尤难。

孝经以外留心画,榕颂相持较岁寒。

邻有瑰珍知不早,白头退食恣传观。

(1)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宝琛所作,《题研忱丈所藏石斋逸诗墨迹》。诗中表达了对石斋逸诗的赞赏与敬仰之情。

首联“此身已许高皇帝,刀镬谁能搅寸丹?”以“高皇帝”象征国家和理想,表达诗人忠贞不渝、矢志不移的决心,即使面对极端的考验,也绝不妥协。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刀镬”象征着残酷的刑罚或艰难的环境,“寸丹”则代表诗人的忠诚之心,即使受到最严酷的考验,忠诚之心也不会动摇。

颔联“正气文山同所养,奇情鸿宝觉尤难。”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精神品质。将“正气”与“文山”并提,强调了高尚品德与深厚学问的共生共长。同时,通过“奇情鸿宝”的比喻,赞美了石斋逸诗的独特魅力与价值,认为这样的作品难以复制,极其珍贵。

颈联“孝经以外留心画,榕颂相持较岁寒。”揭示了诗人不仅在文学上有所造诣,在道德修养上也追求卓越。这里的“孝经”指的是儒家经典《孝经》,意味着诗人不仅在艺术创作上用心,也在道德伦理方面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实践。“榕颂相持较岁寒”则用自然界的榕树与寒冬进行类比,象征着诗人坚守节操、不畏艰难的精神。

尾联“邻有瑰珍知不早,白头退食恣传观。”表达了对石斋逸诗未能更早发现的遗憾,以及对这些珍贵作品能够流传后世的欣慰。诗人希望这些佳作能被更多人欣赏,传承下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石斋逸诗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艺术、道德和理想的崇高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秋声

何处森森过竹篱,夜窗初听转凄其。

奔腾欲动欧公赋,坎坛应添宋玉悲。

响入疏桐人静后,韵随寒雨客愁时。

晚来试问萧条意,惟有庭前落木知。

(0)

试院诸公西湖同泛分韵得仪字

秋杪景将晏,天高雾仍披。

漾舟西城曲,散策南山陲。

重棘幸已撤,累觞欣共持。

及兹酒不空,未害席共移。

会合非可常,简书各有期。

念之动予怀,勖哉慎其仪。

(0)

赴粤途中述·其二

再渡长江旅梦牵,歌声子夜逐秋舷。

人间苦海波犹沸,天上春风祗自偏。

(0)

悼石匣松

荏苒凋双鬓,萧条叹四松。

虬枝虚夜月,鸾影乱幽踪。

骨任狂锋剖,青怜故友浓。

都知多劲节,不道更犹龙!

(0)

和张都护

萧条宦况有谁怜,横槊歌君感旧篇。

促膝曾听窗外雨,论心空忆镜中年。

身谋落落嗟秋水,剑气棱棱倚碧天。

拜命自惭青鬓在,同期勋业勒燕然。

(0)

雨中荅杨澹成

旧堤溃尽水奔徂,腹疾春来我未苏。

万厦庇人心本有,一车载鬼事非无。

病深难与医求艾,苦极聊为子弄雏。

明日阴晴何处卜,漫将耕穫对田夫。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