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声》
《秋声》全文
明 / 高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何处森森过竹篱,夜窗初听转凄其。

奔腾欲动欧公赋,坎坛应添宋玉悲。

响入疏桐人静后,韵随寒雨客愁时。

晚来试问萧条意,惟有庭前落木知。

(0)
鉴赏

这首《秋声》由明代诗人高拱所作,通过对秋声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秋时节的寂寥与悲凉。

首句“何处森森过竹篱”,以“森森”形容竹林茂密,营造出一种幽深静谧的氛围,随后点出“过竹篱”,引出秋声的来源,仿佛在竹林深处,秋风轻拂,带来了一丝不为人察觉的声响。

“夜窗初听转凄其”一句,将时间限定在夜晚,通过“初听”和“转凄其”描绘了秋声初起时的冷清与哀伤,仿佛是夜的低语,让人感到一丝寒意。

“奔腾欲动欧公赋,坎坛应添宋玉悲”两句,运用典故,借欧阳修和宋玉的诗句,进一步渲染了秋声的悲壮与深沉,暗示了秋声中蕴含的历史沧桑和人生感慨。

“响入疏桐人静后,韵随寒雨客愁时”则将秋声与自然景象相结合,通过“疏桐”和“寒雨”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清冷的意境,秋声在寂静之后回荡,与寒雨相伴,更添了几分愁绪。

最后,“晚来试问萧条意,惟有庭前落木知”以设问的方式收尾,表达了对秋声背后情感的探寻,只有那落木似乎能理解这深秋的萧条与寂寥,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

整首诗通过对秋声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季节变换,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孤独、哀愁情感的深切体验,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高拱

高拱
朝代:明

高拱(1513年1月19日—1578年8月4日),字肃卿,号中玄。开封新郑人。中国明代嘉靖、隆庆时大臣。嘉靖二十年(1541年)进士。朱载垕为裕王时,任侍讲学士。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以徐阶荐,拜文渊阁大学士。隆庆五年(1571年)升任内阁首辅。明神宗即位后,高拱以主幼,欲收司礼监之权,还之于内阁。与张居正谋,张居正与冯保交好,冯保进谗太后责高拱专恣,被勒令致仕。万历六年(1578年)卒于家中,次年赠复原官。著作有《高文襄公集》。
猜你喜欢

奉和圣制春中兴庆宫酺宴应制

千龄逢启圣,万域共来威。

庆接郊禋后,酺承农事稀。

御楼横广路,天乐下重闱。

鸾凤调歌曲,虹霓动舞衣。

合声云上聚,连步月中归。

物睹恩无外,神和道入微。

镐京陪乐饮,柏殿奉文飞。

徒竭秋云影,何资春日晖。

(0)

同刘给事城南宴集

水竹幽闲地,簪缨近侍臣。

雍容乘暇日,潇洒出嚣尘。

树对思朋鸟,池深入养鳞。

管弦高逐吹,歌舞妙含春。

老子叨专席,欢邀隔缙绅。

此中情不浅,遥寄赏心人。

(0)

惠文太子挽歌二首·其一

碣馆英灵在,瑶山美谥尊。

剪桐悲曩戏,攻玉怆新恩。

宫仗传驰道,朝衣送国门。

千秋谷门外,明月照西园。

(0)

过怀王墓

咿嚘不可信,以此败怀王。

客死峣关路,返葬岐江阳。

啼狖抱山月,饥狐猎野霜。

一闻怀沙事,千载尽悲凉。

(0)

杂曲歌辞·其一杨柳枝

莫折宫前杨柳枝,玄宗曾向笛中吹。

伤心日暮烟霞起,无限春愁生翠眉。

(0)

献蔡京

抛却长竿卷却丝,手持蓑笠献新诗。

临川太守清如镜,不是渔人下钓时。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