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道士无仙骨,八教阇梨毁梵书。
黑添昆崙舞华鼓,天亲无著暗嗟吁。
三清道士无仙骨,八教阇梨毁梵书。
黑添昆崙舞华鼓,天亲无著暗嗟吁。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师体所作的《颂古十首》中的第一首。从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对道教与佛教之间关系的微妙批判。"三清道士无仙骨"暗示道教徒缺乏真正的超凡品质,可能是指他们修行上的不足或道德上的瑕疵。"八教阇梨毁梵书"则批评佛教僧侣(阇梨)破坏了佛教经典的神圣性,可能暗指教义的混乱或信仰的偏离。
"黑添昆崙舞华鼓"运用象征手法,"黑"可能代表阴暗面,"昆崙"和"华鼓"则可能象征道教的仪式或活动,被描绘为不纯净或世俗化。"天亲无著暗嗟吁"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象的失望和叹息,"天亲"可能指天神或佛教中的高僧,"无著"意为无所执着,但在这里却因现实的混乱而感到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道教与佛教的对比,揭示了诗人对于信仰偏离正道的忧虑,以及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