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烟歌扇袅,又花间招携,金尊频倒。
翠管筵前,正袖霞低拂,镜菱偷照。
背了银荷,衫暗并、端相娇小。
水样湘帘,偏借银蟾,映人双笑。
惆怅年时怀抱,看旧眷新娇,一般风调。
密字珍珠,算酒边心事,抵伊多少。
白发催人,偿几度、蛾眉低扫。
但愿欢红愁翠,相依未老。
炉烟歌扇袅,又花间招携,金尊频倒。
翠管筵前,正袖霞低拂,镜菱偷照。
背了银荷,衫暗并、端相娇小。
水样湘帘,偏借银蟾,映人双笑。
惆怅年时怀抱,看旧眷新娇,一般风调。
密字珍珠,算酒边心事,抵伊多少。
白发催人,偿几度、蛾眉低扫。
但愿欢红愁翠,相依未老。
这首《三株媚》由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宴饮欢聚的场景。开篇“炉烟歌扇袅”,以轻柔的炉烟和舞动的歌扇营造出一种温馨而优雅的氛围。接着,“又花间招携,金尊频倒”描绘了在花丛中举杯畅饮的热闹场面,金尊频倒,不仅展现了豪放的饮酒之态,也暗示了情感的热烈与真挚。
“翠管筵前,正袖霞低拂,镜菱偷照”这一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宴会中的女性形象,她们轻拂着衣袖,仿佛在镜子中偷偷地整理妆容,既表现了女性的美丽与羞涩,也透露出宴会的精致与高雅。
“背了银荷,衫暗并、端相娇小”则进一步刻画了人物的娇小可爱,通过背银荷的动作和衫暗并的姿态,展现出人物的俏皮与灵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物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欣赏。
“水样湘帘,偏借银蟾,映人双笑”描绘了一幅月下湘帘轻摇、银光映照下的欢笑声,将画面的意境推向了高潮,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充满欢乐的氛围。
最后,“惆怅年时怀抱,看旧新娇,一般风调”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强调了无论时间如何变迁,那份风流韵致依然不变。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宴会中的欢乐与情感的交流,同时也蕴含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