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凌空白,孤心与我期。
先春天未觉,入夜月难知。
不食同姑射,无香到楚词。
凭君念寒岁,莫折向南枝。
一树凌空白,孤心与我期。
先春天未觉,入夜月难知。
不食同姑射,无香到楚词。
凭君念寒岁,莫折向南枝。
这首诗以“一树凌空白”开篇,描绘了一幅孤高独立于天地之间的景象,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坚韧。接着,“孤心与我期”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与这棵树之间心灵上的共鸣,仿佛它们在相互对话,共同面对世间的冷暖。
“先春天未觉”,暗示了这棵树在春意萌动之前就已经感知到了季节的变化,预示着它具有超凡的感知力和生命力。“入夜月难知”,则进一步强调了这棵树在夜晚的静谧中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存在感,即使是在无人察觉的时刻,它也未曾停止生长与思考。
“不食同姑射”,这里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姑射,表达了这棵树不同于世俗,不为尘世所累,保持纯净与超脱的精神状态。“无香到楚词”,则是说这棵树虽无香气,却能引发人们深思,如同楚辞中的诗句一般,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和情感。
最后,“凭君念寒岁,莫折向南枝”,诗人通过这棵树,寄寓了对朋友张万里总戎的关怀与期望。希望他能在寒冷的岁月里保持坚强,不要轻易折断追求理想与信念的“南枝”,即不要放弃心中的目标和坚持的原则。
整首诗通过对一棵树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友情、理想与坚持的深情呼唤。
红叶翻阶,晚风微扇回轻暖。
群仙高跨紫云车,来赴蓬莱宴。绣幕围香处远。
扬帘花、时时影转。彩衣嬉戏,玉女回环,绿娇红软。
戛玉调丝,□音缭绕笙歌院。
蟠桃花发正当春,烟媚明霞脸。休□飞琼女伴。
捧瑶觞、何妨屡劝。百处偕老,五福齐眉,人间稀见。
两年金凤城边,等闲又见东风菜。
侯门惯客,东园高宴,青云飞盖。
水上幽亭,恍然真似,兰舟同载。
望红楼翠壁,青田白鹭,谁信是,山阴塞。
郁郁林梢紫动,便安排、春来天外。
醉魂摇荡,尊前何恨,狂香浩态。
高枕吾庐,倒衣命驾,心期长在。
为使君料理,潘郎老鬓,尽花枝戴。
清清净净,搜获玄玄。观天可认根源。
敷布参罗万象,日月相传。
仿效女娲手段,撮虚无、五色新鲜。
下火炼,大功成,了了无缺无圆。
得一清宁人地,无为作,自然永永绵绵。
杳杳冥冥,娠德产个胎仙。
便是本来面目,更明知、无口能言。
恁时节,有金童来报,得去朝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