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潘德夫左司·其四》
《挽潘德夫左司·其四》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结发钦前辈,风流日渺然。

从今我邻邑,不见此癯仙。

揽辔范清诏,分符黄颍川。

江湖终白首,那得尽公贤。

(0)
注释
结发:指初婚时,引申为对前辈的尊重。
钦:尊敬。
风流:风采、风度。
渺然:渐渐消失、远去。
邻邑:附近的城镇。
癯仙:清瘦的仙人,形容前辈的风貌。
揽辔:拉住马缰,比喻接受重任。
范清诏:范滂,东汉名臣,以清廉著称。
分符:古代分封官职,此处指接受任命。
黄颍川:地名,可能指黄河流域的颖川地区。
江湖:泛指四方,也指漂泊生涯。
白首:头发变白,指老年。
尽公贤:完全展现出公正和贤能。
翻译
尊敬前辈如初婚时,他的风采已渐渐远去。
从此以后,我在邻近的地方,再也见不到这位清瘦的仙人。
效仿范滂的清廉,接受重任在黄颖川任职。
直到老去,漂泊江湖,怎能全部展现出您的公正与贤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挽潘德夫左司(其四)》。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怀念一位已故的朋友或同僚。这位朋友可能是一位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人物,诗人对他的记忆十分深刻。

“结发钦前辈,风流日渺然。”这里描绘了这位朋友当年的英俊和才气,"结发"指的是年轻时的样子,而"钦前辈"则是对他的一种尊称。"风流"形容他的气质或才能很有文人雅士之风,"日渺然"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从今我邻邑,不见此癯仙。”诗人现在居住的地方不再有这位朋友的踪迹,这里的"邻邑"可能指的是同一座城镇或社区,"癯仙"则是对那位朋友的一种美好的称呼,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怀念和敬仰。

“揽辔范清诏,分符黄颍川。”这里的意象比较复杂,但可以理解为诗人在回忆与这位朋友有关的情景。"揽辔"可能是指策马漫游的场景,"范清诏"则可能是一种古代官府的文书或命令。"分符黄颍川"中的"分符"有时候用于军事方面,表示分配兵符,而"黄颍川"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名,或是诗人心目中的一处风景。

“江湖终白首,那得尽公贤。”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随着时间的流逝,他自己也将成为一位白发老者,但那位朋友的才华和品德在他心中永远是值得怀念的。"江湖终白首"意味着即使到了老年,仍然对这位朋友有所思念,而"那得尽公贤"则是在感叹难以穷尽这位朋友的美好品质。

总体来说,这是一首充满怀旧情绪的诗作,通过对故人风流倜傥气质的描写,以及对共同经历的回忆,抒发了深切的思念之情。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冲谷过予晏斋

梦里春归去,榴花晚欲然。

窗晴书味熟,竹密鸟声圆。

多病妨搜句,逢人懒问禅。

澹然无可语,危坐了炉烟。

(0)

元衡过邢园同广声终日坐于习堂梅树之下得长句

一间茅屋数株梅,三径频成为我开。

剩有游蜂能掠蕊,寂无饥雀下行苔。

长吟共惜频惊落,久坐何妨晚始回。

为语清风莫轻扫,明朝更欲杖藜来。

(0)

书买江天阁壁

赵壹乡党摈,陈登湖海豪。

飘飘风欲举,凛凛雪争高。

眼界自无极,画图空复劳。

未须惊白发,聊得湛春醪。

(0)

九月一日晨起风物凄然不胜怀远之思作五首寄和父憨申并烦转致湖池二州也·其四

姨母比苦胫,涉秋今若何。

音书君定密,离苦我何多。

凫舄思文瑞,灯窗想骥和。

何能俱款集,未厌数经过。

(0)

楼步

人家簇簇晓烟青,湖上船归渔市腥。

细雨如丝山色暝,一杯浊酒慰飘零。

(0)

微雨三首·其三

云深不见山,雨密还遮树。

相见说相思,相思说何处。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