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端午》
《端午》全文
宋 / 文天祥   形式: 古风

五月五日午,薰风自南至。

试为问大钧,举杯三酹地。

田文当日生,屈原当日死。

生为薛城君,死作汨罗鬼。

高堂狐兔游,雍门发悲涕。

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耳。

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

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

不知生者荣,但知死者贵。

勿谓死可憎,勿谓生可喜。

万物皆有尽,不灭唯天理。

百年如一日,一日或千岁。

秋风汾水辞,春暮兰亭记。

莫作留连悲,高歌舞槐翠。

(0)
注释
五月五日:端午节。
薰风:温暖的南风。
大钧:天地。
酹地:向地敬酒。
田文:战国时期魏国公子。
屈原:楚国诗人。
薛城君:田文的封号。
汨罗鬼:屈原的别称。
狐兔游:形容荒凉。
雍门:古代地名,指楚国都城郢。
草头露:比喻生命的短暂。
风过耳:形容转瞬即逝。
烈士心:忠诚坚定之心。
俱逝:一同消逝。
荆楚人:指楚地的人。
生者荣:活着的人享受荣耀。
死者贵:人们尊崇死者。
死可憎:死亡被厌恶。
生可喜:生活被赞美。
万物皆有尽:世间万物都有终结。
天理:自然法则。
百年如一日:形容时间漫长。
一日或千岁:形容变化无常。
秋风汾水辞:秋天的汾河之畔。
春暮兰亭记:春季的兰亭聚会。
莫作:不要做。
槐翠:绿色的槐树。
翻译
五月五日这一天,暖风从南方吹来。
试着问问天地,我举杯三次向大地致敬。
田文在这一天出生,屈原在这一天去世。
活着他是薛城的君主,死后化作汨罗江的鬼魂。
家中空荡,狐狸兔子出没,雍门的人悲泣不止。
人的生命如同草尖上的露珠,荣耀如同过耳清风。
只有烈士的心志,不会随流水消逝。
直到如今,荆楚之地的人们,每年江上都会祭祀他们。
活着的人不知荣耀,只知道死者高贵。
不要说死亡可憎,也不要轻视生活。
万物都有尽头,不灭的只有天道自然。
百年如一日,一日却可能经历千年的变迁。
秋天的汾水边,春天的兰亭聚会。
不要沉溺于悲伤,高歌起舞在绿槐之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文天祥的作品,名为《端午》。诗中以端午节为背景,通过对历史人物田文和屈原生死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英雄品格的赞美和对生命易逝的感慨。

首句“五月五日午,薰风自南至”描绘了端午节当天的气候,薰风即是习习的微风,这里用来营造出一个清新而又略带暑热的节令氛围。

接下来的“试为问大钧,举杯三酹地”则是在祭拜古人之时的场景描写。大钧可能指的是古代的某位英雄或贤者,诗人在这里以举杯三次浇在地上表示对往人的崇敬。

“田文当日生,屈原当日死”一句紧扣端午节,提及历史上的两个人物:田文和屈原。田文出生于这一天,而屈原则是在这个节气中自沉汨罗江的。这两位人物分别象征着光荣与悲剧。

“生为薛城君,死作汨罗鬼”进一步强化了对这两个人物的形象塑造。田文在世时享有尊贵的地位,而屈原则因其悲壮之死而被后人敬奉如神明。

“高堂狐兔游,雍门发悲涕”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和对英雄不朽的赞美。高堂指的是豪门贵族之家,而狐兔游走其间则隐喻着时光易逝,英雄难留。雍门发悲涕,则是诗人在古人的庙宇前流下哀悼之泪。

“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耳”又深化了生命无常的主题。这里的人命比喻为草头露水,轻薄而易逝;荣华则如同风中飘散,不可久留。

“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表明只有那些坚贞不屈、英勇无畏的英雄之心,是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消亡的。这一句极好地体现了诗人对英雄品格的崇尚。

“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则指出直到今天,人们还在纪念那些古代的英雄。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祭祀活动,以缅怀这些历史人物。

“不知生者荣,但知死者贵”是对前述田文与屈原命运的一种哲学反思。诗人这里表达的是,对于那些已经逝去的人物,我们往往更能理解他们的伟大和价值,而对于活着的人,可能难以真正认识到他们的荣耀。

“勿谓死可憎,勿谓生可喜”则是对生命态度的一种超然。诗人在这里劝诫人们不要过分悲戚于死亡,也不必过度欢庆于生,这种平和的心态才是面对人生的正确姿态。

“万物皆有尽,不灭唯天理”表达了一种宇宙观念,即世间万物都有尽头,只有天地之道是不变的。这句话深化了诗中的生命哲学,指向了更为宏大的存在秩序。

“百年如一日,一日或千岁”则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慨。这里强调的是时间的相对性,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人生不过是一瞬,而在个体的感受中,一天又可能蕴含了千年的沉淀。

最后,“秋风汾水辞,春暮兰亭记”是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缅怀。秋风与汾水联系在一起,描绘出一种凄清而寂寥的景象,而春暮兰亭则是一种温馨而又不舍的场景。

“莫作留连悲,高歌舞槐翠”是诗人对生活态度的一种提倡。面对生命中的起伏和历史的变迁,不应沉溺于过往之中,而应该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去拥抱未来,用高声歌唱和舞蹈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纪念,展现了诗人对于英雄品格、生命价值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同时,它也传递了一种超越悲喜、平视生死的哲学思考和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文天祥

文天祥
朝代:宋   字:履善   籍贯:浮休道   生辰:1236.6.6-1283.1.9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
猜你喜欢

和夹谷书隐先生寄题蛟峰石峡书院三十韵

堪舆运玄化,万物品汇分。

狉狉鹿豕群,中有五色麟。

圣哲不出世,郊囿可能驯。

粤从光岳分,鸿灵咸纠纷。

征役石渐渐,战伐车辚辚。

诗亡春秋作,三叹悲圣人。

西狩折其足,反袂那能闻。

而况千载下,遗轶已绝尘。

木铎响不振,安能此身亲。

冥冥晦暮夜,高燎谁炀晨。

纵横纷季子,法律惨商君。

吾道成说辐,君子叹伐轮。

时无郢人鼻,谁运匠石斤。

世丧道未丧,气盛化自神。

无道固耻谷,有道亦耻贫。

蛟翁世耆俊,皇华重诹询。

次公早识面,次第以礼宾。

乃闻抗高谊,木石将终身。

云间有山峡,劫火不得焚。

石间有书室,雪迹犹未陈。

当路风诗书,出此屋壁文。

青青集衿风,勖尔小子勤。

斯道未坠地,百世知所因。

苞栩成集鸨,白茅尚包麇。

终期人皋稷,相与帝华勋。

中立天地极,再还风俗淳。

愿言放巢许,使得老辕申。

吾为混沌氏,抑为葛天民。

俯仰慨今古,悠悠秋复春。

夜半舟壑移,故者谁其新。

(0)

赠冯樵隐琴棋

纹楸漫灭■桐焦,赢得无何醉浊醪。

别墅功随淮上水,广陵人化里中蒿。

知音那似无弦好,当局何如不著高。

寻取旧樵归隐处,坐看尘世戏儿曹。

(0)

贺蛟峰先生入宅

富贵朱门盖里闾,先生斸石此山居。

一区自足子云宅,三径何妨靖节庐。

万壑风云生几席,四山花木入庭除。

乾淳岂少高官爵,自是寒泉要著书。

(0)

饯竹所叔赴庆元征官和韵

正好山中赋草堂,老龙谁唤起南阳。

青衫华发剑三尺,白犬丹鸡酒一觞。

尘世功名蕉下鹿,半生爵禄梦中羊。

年来处处波涛险,莫趁风帆上海艎。

(0)

和张按察秋山二首·其一赋杭州

三百馀年卧甲兵,天低雨露此生成。

万家都会楼台矗,千顷平湖舸舰轻。

环佩玉堂人楚楚,靓妆珠箔女盈盈。

回头万事俱尘土,惟有湖痕岁岁平。

(0)

和山房夹谷佥事韵二首·其二

苍生下土望天仙,乞得君恩易地然。

绣斧聿来霄汉上,丹书先到浙江边。

学徒免隶夫征法,官品宁输户役钱。

愧死支离疑效报,不妨鼓筴乐天年。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