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后平叔母夫人挽辞二首·其二》
《后平叔母夫人挽辞二首·其二》全文
宋 / 俞德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昔年烽火隔江津,指痛呻吟夜彻晨。

旁置万家空有冢,禄营三釜已无亲。

鸾回紫诰承恩旧,牛卧青冈卜兆新。

送死养生无一憾,老怀缘此重沾巾。

(0)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俞德邻所作的《后平叔母夫人挽辞二首》中的第二首,以哀悼逝者为主题,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亡故亲人深切的怀念与哀思。

首句“昔年烽火隔江津”,开篇即描绘出战争年代的动荡景象,烽火连天,江水阻隔,暗示了逝者生前生活的背景,也预示了其命运的多舛。接着,“指痛呻吟夜彻晨”一句,通过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逝者在生命最后时刻的痛苦与挣扎,以及周围人对其痛苦的深切感受,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氛围。

“旁置万家空有冢,禄营三釜已无亲”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逝者的孤独与家族的衰败形象地展现出来。冢旁空置,意味着逝者虽有归宿,但家族已不复往日的繁荣,亲人的离去让家庭失去了支柱,充满了凄凉与无奈。

“鸾回紫诰承恩旧,牛卧青冈卜兆新”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赞美逝者生前曾得到朝廷的恩赐与荣誉(鸾回紫诰),象征其生前的荣耀;另一方面,以牛卧青冈(卜兆新)预示其死后安葬之地,暗示了逝者从荣华走向平静,完成了生命的轮回。

最后,“送死养生无一憾,老怀缘此重沾巾”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逝者一生的评价与感慨。认为逝者在生前尽心尽力,无论是送终还是养生,都做到了无怨无悔,这使得诗人内心充满了感动与敬意,不禁泪湿衣襟。这种对逝者一生的肯定与怀念,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前经历的回顾与哀悼,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亲情、荣誉与死亡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俞德邻
朝代:宋   籍贯:自号太玉山   生辰:1232~1293

俞德邻(1232~1293)字宗大,自号太玉山人,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自励

平生最恶牢骚语,作态呻吟苦恨谁。

万事祸为福所倚,百年力与命相持。

立身岂患无余地,报国惟忧或后时。

未学英雄先学道,肯将荣瘁校群儿。

(0)

金错刀行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0)

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

吏民惊怪坐何事,父老相携迎此翁。

苏武岂知还漠北,管宁自欲老辽东。

岭南万户皆春色,会有幽人客寓公。

(0)

少年时,尝过一村院。见壁上有诗,云:「夜凉疑有雨,院静似无僧。」不知何人诗也。宿黄州禅智寺,寺僧皆不在,夜半雨作,偶记此诗,故作一绝

佛灯渐暗饥鼠出,山雨忽来修竹鸣。

知是何人旧诗句,已应知我此时情。

(0)

游径山

众峰来自天目山,势若骏马奔平川。

中途勒破千里足,金鞭玉镫相回旋。

人言山住水亦住,下有万古蛟龙渊。

道人天眼识王气,结茅宴坐荒山巅。

精诚贯山石为裂,天女下试颜如莲。

寒窗暖足来朴朔,夜钵咒水降蜿蜒。

雪眉老人朝叩门,愿为弟子长参禅。

尔来废兴三百载,奔走吴会输金钱。

飞楼涌殿压山破,朝钟暮鼓惊龙眠。

晴空仰见浮海蜃,落日下数投林鸢。

有生共处覆载内,扰扰膏火同烹煎。

近来愈觉世路隘,每到宽处差安便。

嗟余老矣百事废,却寻旧学心茫然。

问龙乞水归洗眼,欲看细字销残年。

(0)

边词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