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从来悲故乡,归来襟袖芷兰芳。
梦魂飞去云涛远,杖策闲行秋水光。
可是梦中曾到此,安知身后却馀香。
紫阳弟子有贤子,卜筑新亭真肯堂。
游子从来悲故乡,归来襟袖芷兰芳。
梦魂飞去云涛远,杖策闲行秋水光。
可是梦中曾到此,安知身后却馀香。
紫阳弟子有贤子,卜筑新亭真肯堂。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许月卿的《次韵朱塘三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游子从来悲故乡,归来襟袖芷兰芳。" 这两句描写游子对于故土的眷恋之情,归来时衣袖间还带着故乡花草的清香,这里表达了对家乡深厚的情感。
"梦魂飞去云涛远,杖策闲行秋水光。" 这两句则描绘诗人在梦中飘泊于遥远的地方,醒来后手持拐杖,在秋天的河流边悠然自得地漫步,这些景象展示了诗人的情感深处和对自然美好的感受。
"可是梦中曾到此,安知身后却馀香。"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梦境与现实之间界限的思考,即便是梦中的经历,也能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
"紫阳弟子有贤子,卜筑新亭真肯堂。" 最后两句提到紫阳弟子中有德才兼备的人才,并且提到了建造新亭和真肯堂,这可能是指某个具体事件或地点,表达了对未来美好事物的期待与肯定。
这首诗通过对故乡的怀念、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