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冬月末两三日,半百年过六七时。
龙尾趁朝无气力,牛头参道有心期。
荣华外物终须悟,老病傍人岂得知。
犹被妻儿教渐退,莫求致仕且分司。
穷冬月末两三日,半百年过六七时。
龙尾趁朝无气力,牛头参道有心期。
荣华外物终须悟,老病傍人岂得知。
犹被妻儿教渐退,莫求致仕且分司。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属于他的《戊申岁暮咏怀三首》中的第一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个人身体力行衰退以及对家庭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感悟。
"穷冬月末两三日,半百年过六七时。" 这两句描绘出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的年龄增长,诗人通过具体的日期和年龄来强调岁月匆匆。
"龙尾趁朝无气力,牛头参道有心期。" 这里借用了天文学上的星宿“龙尾”、“牛头”比喻自己的身体状况与精神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精力不济、志向未减的矛盾心理。
"荣华外物终须悟,老病傍人岂得知。"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功名利禄和世俗观念的醒悟,以及对于年龄增长带来的疾病和旁人的不理解的无奈感受。
"犹被妻儿教渐退,莫求致仕且分司。"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虽然仍受到家人的一些干涉,但他已经开始逐步远离世俗的争斗,不再追求高位或是特定的职务。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身体状况和社会关系的反思,展示了诗人在暮年时对于生命、时间与价值观的深刻思考。白居易以其平实的语言风格,使这首诗充满了亲切感和哲理。
春城闭重门,夜馆耿孤烛。
默坐方悄如,柝声递相续。
拥衾未成眠,伴我只僮仆。
微雨恣飘扬,寒花结群玉。
员丘岁有事,大驾朝出宿。
明当还法宫,天意亦可卜。
清道少浮尘,龙车为膏輹。
郊南咫尺地,宿麦芽已绿。
愿言同发荣,皇恩被阴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