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经学古,使天下争自濯磨,韩吏部不愧泰山北斗;
正色立朝,非其义一毫莫取,范颖州何伤恶粟敝绨。
通经学古,使天下争自濯磨,韩吏部不愧泰山北斗;
正色立朝,非其义一毫莫取,范颖州何伤恶粟敝绨。
此联赞颂张百熙先生,以“通经学古”开篇,彰显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学术造诣,使得天下的士子都争相学习,提升自我。韩愈作为唐代文学家,以其泰山北斗的地位,象征张百熙在学术界的崇高地位与影响力。接着,“正色立朝”描绘张百熙在官场中坚守正义的形象,表明他行事正直,不为私利所动。引用“非其义一毫莫取”,强调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即使面对诱惑,也绝不妥协。最后,“范颖州何伤恶粟敝绨”以范仲淹为例,进一步赞扬张百熙的廉洁自律,即使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也不取不义之财,保持了高洁的品格。
整体而言,此联通过对比和引用历史人物,高度评价了张百熙在学术与道德上的卓越成就,表达了对其深深的敬仰之情。
前日过萧寺,看师上讲筵。
都人礼白足,施者散金钱。
方便无非教,经行不废禅。
还知习居士,发论侍弥天。
稽山自与岐山别,何事连年鸑鷟飞。
百辟商量旧相入,九天祗候老臣归。
平湖晚泛窥清镜,高阁晨开扫翠微。
今日看书最惆怅,为闻梅雨损朝衣。
仙子东南秀,泠然善驭风。
笙歌五云里,天地一壶中。
受箓金华洞,焚香玉帝宫。
我来君闭户,应是向崆峒。
泰陵遗乐何最珍,綵绳冉冉天仙人。
广场寒食风日好,百夫伐鼓锦臂新。
银画青绡抹云发,高处绮罗香更切。
重肩接立三四层,著屐背行仍应节。
两边丸剑渐相迎,侧身交步何轻盈。
闪然欲落却收得,万人肉上寒毛生。
危机险势无不有,倒挂纤腰学垂柳。
下来一一芙蓉姿,粉薄钿稀态转奇。
坐中还有沾巾者,曾见先皇初教时。
远屿霭将夕,玩幽行自迟。
归人不计日,流水闲相随。
辍棹古崖口,扪萝春景迟。
偶因回舟次,宁与前山期。
对此瑶草色,怀君琼树枝。
浮云去寂寞,白鸟相因依。
何事爱高隐,但令劳远思。
穷年卧海峤,永望愁天涯。
吾亦从此去,扁舟何所之?
迢迢江上帆,千里东风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