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呼桑柘里,鼍鼓弄新晴。
叶底清尊满,花前白发明。
傲然社祭酒,何事汉公卿。
巳不胜杯杓,莺啼更有情。
欢呼桑柘里,鼍鼓弄新晴。
叶底清尊满,花前白发明。
傲然社祭酒,何事汉公卿。
巳不胜杯杓,莺啼更有情。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社祭的热闹场景与诗人对这一传统活动的独特感悟。首句“欢呼桑柘里,鼍鼓弄新晴”以欢快的氛围开场,桑柘是种植桑树和柘树的地方,鼍鼓则是用鳄鱼皮制成的鼓,象征着祭祀活动的开始,新晴则暗示着天气的好转,为节日增添了一份喜庆。接下来,“叶底清尊满,花前白发明”两句,通过满溢的酒杯和花前的白发,既展现了人们在节日中尽情欢饮的场面,也暗含了岁月流转、人生易老的主题。
“傲然社祭酒,何事汉公卿”一句,诗人以一种超脱的姿态,将自己与古代的帝王将相相对比,表达了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足与自豪,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反思。最后,“巳不胜杯杓,莺啼更有情”则以自然界的鸟鸣作为结尾,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寓意着即使在饮酒尽兴之后,大自然的生命力与情感依旧充满生机,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欢乐与哲思,以及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舍南舍北皆种桃,东风一吹数尺高。
枝柯蔫绵花烂熳,美锦千两敷亭皋。
晴沟涨春绿周遭,俯视红影移渔舠。
山前邂逅武陵客,水际彷佛秦人逃。
攀条弄芳畏晼晚,已见黍雪盘中毛。
仙人爱杏令虎守,百年终属樵苏手。
我衰此果复易朽,虫来食根那得久。
瑶池绀绝谁见有,更值花时且追酒。
君能酩酊相随否。
薄饭午不羹,空炉夜无炭。
寥寥日避席,烈烈风欺幔。
谓予勿恶此,何为向子叹。
长年客尘沙,无妇助亲爨。
寒暄慰白首,我弟才将冠。
邅回岁又晚,想见淮湖漫。
古人一日养,不以三公换。
田园在戮力,且欲归锄灌。
行矣子诚然,光阴未宜玩。
负米力有馀,能无读书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