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阵风寒树树斜,不容老子出檐牙。
绣帘半捲门偏启,深倚胡床远看花。
阵阵风寒树树斜,不容老子出檐牙。
绣帘半捲门偏启,深倚胡床远看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寒冷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状态。
"阵阵风寒树树斜"一句,设定了整个诗篇的氛围。春天本应万物复苏,但这里却是“阵阵”连绵不绝的冷风,使得树木都显得有些倾斜,似乎也受到了寒冷的影响。这不仅描写了自然景象,也暗示了一种萧瑟、孤寂的情怀。
"不容老子出檐牙"则是诗人借春寒之气,抒发自己的感慨。这里的“老子”自指诗人自己,而“出檐牙”则是说连窗外的风都让人难以忍受,以至于不敢轻易出头探看外界。这句话传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或许因为年迈体弱,怕冷;但更深层次地,这也可能是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一种逃避和无奈。
接着,“绣帘半捲门偏启”一句,继续营造出一种幽静、隐蔽的氛围。这里的“绣帘”指的是精美的织锦窗帘,而“半捲”则是说这窗帘并没有完全打开,只是在门边微微掀起。这既表现了诗人对外界的一种观望,也映射出他内心中的矛盾和犹豫。
最后,“深倚胡床远看花”一句,则显得较为平和。胡床,指的是一种高脚的坐具,这里“深倚”则是说诗人几乎是整个身子依靠在了这胡床上,而“远看花”则是在这个位置,他可以遥望窗外的春花。这一幕景象虽然也带有一丝孤寂,但却有着一种淡然自得的情趣。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春寒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以及他与自然、社会之间微妙的关系。
八千劲旅走熊罴,曾断金人十万师。
骢马宣威临阵日,羯胡丧胆渡江时。
风鸣环佩军中鼓,谷暗云霞战士旗。
从古庸臣好和议,寒潮呜咽使人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