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生鲁在吾先,去圣千馀五百年。
今日谁能知此道,当时人自比于天。
皇王帝伯中原主,父子君臣万世权。
河不出图吾已矣,修经意思岂徒然。
仲尼生鲁在吾先,去圣千馀五百年。
今日谁能知此道,当时人自比于天。
皇王帝伯中原主,父子君臣万世权。
河不出图吾已矣,修经意思岂徒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的《仲尼吟》,主要通过对孔子的崇敬和对其思想的赞扬,表达了对儒家经典的深深敬仰以及个人对于继承和发扬圣人之道的感慨。
首句“仲尼生鲁在吾先”,诗人以孔子为榜样,强调其道德典范的地位,暗示自己对先贤的敬仰。接下来,“去圣千馀五百年”表达了时间的跨度,表明儒家思想已经历了漫长岁月,但仍被诗人视为珍贵。
“今日谁能知此道”表达了对当今社会理解并实践孔子之道的忧虑,暗示了对后世能否真正领悟儒家智慧的质疑。诗人接着歌颂孔子的成就,“皇王帝伯中原主”,将他比作统治者,强调他的思想影响深远。
“父子君臣万世权”进一步阐述孔子关于伦理秩序的重要性,认为其理念能够维系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最后两句,“河不出图吾已矣,修经意思岂徒然”,诗人感叹自己的时代未能像传说中黄河出图那样显现出圣人之道,但自己研习儒家经典并非无意义,表达了对传承儒家精神的决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孔子及其思想,寄寓了诗人对儒家文化的坚守与期待。
胭脂山头平劈破,一道长溪此中过。
匠人十万斧凿功,疑是六丁天所课。
危桥挂空若生成,石壁千仞开锦屏。
两边罗列八九里,吴艎蜀艑西东征。
四方职贡纷联络,扬子大江风浪恶。
九重宵旰劳圣心,特策有司亟兴作。
左通银墅右沙河,滔滔湛湛皆恩波。
可怜伊昔六代时,无有及斯竟若何。
老臣挟书朝帝所,拭目奇观喜欲舞。
稽首作歌颂神武,磨厓镌刻昭万古。
溪山渔隐高贤笔,故物重归劫后难。
日月丽天先圣作,烟云随化达人观。
空庵松影逃兵外,沧海桑痕入卷端。
千载惠泉谈韵事,此图曾属旧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