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楼阁郁嵯峨,良夜其如水月何。
雪浪远从三峡至,露华偏傍九霄多。
道人宴坐修禅观,游子登临听棹歌。
曾是水晶宫里客,倚阑来此重婆娑。
中天楼阁郁嵯峨,良夜其如水月何。
雪浪远从三峡至,露华偏傍九霄多。
道人宴坐修禅观,游子登临听棹歌。
曾是水晶宫里客,倚阑来此重婆娑。
这首《江月楼》描绘了一幅夜晚江边楼阁与月色交融的壮丽景象。首句“中天楼阁郁嵯峨”以“郁嵯峨”三字生动地勾勒出楼阁高耸入云、气势磅礴的雄伟姿态,仿佛楼阁直插云霄,与天相接。接着,“良夜其如水月何”一句,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美好夜晚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月光如水般清澈、柔和,将夜晚装点得格外迷人。
“雪浪远从三峡至,露华偏傍九霄多”两句,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将江面的波浪比作雪浪,从遥远的三峡而来,展现出江水浩渺、波澜壮阔的景象;同时,露珠在高空中更加璀璨,寓意着月光下露珠的晶莹剔透,与天空中的繁星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道人宴坐修禅观,游子登临听棹歌”则描绘了两种不同的人物活动场景:道人在楼阁中静坐修行,沉浸在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之中;而游子则登楼远眺,听着江面上船只的摇桨声,感受着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人物面对同一景致时的不同心境与体验。
最后,“曾是水晶宫里客,倚阑来此重婆娑”以“水晶宫”为喻,想象自己曾经是海底世界的客人,如今再次站在江边的楼阁上,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神秘而美丽的水中世界。倚靠栏杆,诗人在这片月光下自由自在地舞动,表达了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江月楼》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和谐,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