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新诗似见梅,昏昏醉眼为君开。
枝头未见粉苞露,句里先传春信来。
试问花神缘底晚,政须羯鼓为渠催。
前枝见说南枝早,合取彭溪溪上栽。
快读新诗似见梅,昏昏醉眼为君开。
枝头未见粉苞露,句里先传春信来。
试问花神缘底晚,政须羯鼓为渠催。
前枝见说南枝早,合取彭溪溪上栽。
这首宋诗以催促梅花开放为主题,通过比喻和设问的方式展现出诗人对梅花的期待与喜爱。首句“快读新诗似见梅”,形象地描绘出诗人阅读新诗时仿佛眼前已出现梅花的姿态,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急切盼望。接着,“昏昏醉眼为君开”运用拟人手法,写诗人醉眼看花,仿佛是特意为了迎接梅花而睁开朦胧的眼睛。
“枝头未见粉苞露,句里先传春信来”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诗歌在传达春天信息上的力量,即使梅花还未绽放,诗句中已经透露出春天的气息。诗人进一步问道:“试问花神缘底晚?”这是对花神为何迟迟不至的询问,显示出诗人对花开的焦急。
“政须羯鼓为渠催”一句,运用了比喻,将催促梅花开放比作击打羯鼓,寓意强烈催促,希望春天的到来能像鼓声一样催促梅花早日绽放。最后一句“前枝见说南枝早,合取彭溪溪上栽”,诗人想象如果南枝已早开花,那么应该把梅花种在彭溪边,以便尽早欣赏到梅花的美丽。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生动,情感饱满,既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又寓含了对春天的期盼,富有诗意。
穆天子,走龙媒,八辔冬珑逐天回。
五精扫地凝云开,高门左右日月环。
四方错镂棱层殷,舞霞垂尾长盘珊。
江澄海净神母颜,施红点翠照虞泉。
曳云拖玉下昆山,列旆如松,张盖如轮。
金风殿秋,清明发春。八銮十乘,矗如云屯。
琼钟瑶席甘露文,玄霜绛雪何足云,薰梅染柳将赠君。
铅华之水洗君骨,与君相对作真质。
雒阳城见梅迎雪,鱼口桥逢雪送梅。
剑水寺前芳草合,镜湖亭上野花开。
江鸿断续翻云去,海燕差池拂水回。
想得心知近寒食,潜听喜鹊望归来。
高高此山顶,四望唯烟云。
下有一条路,通达楚与秦。
或名诱其心,或利牵其身。
乘者及负者,来去何云云。
我亦斯人徒,未能出嚣尘。
七年三往复,何得笑他人。
霁月光如练,盈庭复满池。
秋深无热后,夜浅未寒时。
露叶团荒菊,风枝落病梨。
相思懒相访,应是各年衰。
洞庭芳草遍,楚客莫思归。
经难人空老,逢春雁自飞。
东西兄弟远,存没友朋稀。
独立还垂泪,天南一布衣。
妾本江南采莲女,君是江东学剑人。
逢君游侠英雄日,值妾年华桃李春。
年华灼灼艳桃李,结发簪花配君子。
行逢楚汉正相持,辞家上马从君起。
岁岁年年事征战,侍君帷幕损红颜。
不惜罗衣沾马汗,不辞红粉著刀环。
相期相许定关中,鸣銮鸣佩入秦宫。
谁误四面楚歌起,果知五星汉道雄。
天时人事有兴灭,智穷计屈心摧折。
泽中马力先战疲,帐下蛾眉□□□。
君王是日无神彩,贱妾此时容貌改。
拔山意气都已无,渡江面目今何在。
终天隔地与君辞,恨似流波无息时。
使妾本来不相识,岂见中途怀苦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