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陈汝大载酒林氏水亭》
《秋日陈汝大载酒林氏水亭》全文
明 / 徐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满天秋色雁边遥,载酒芳园暑气消。

柳外鸣蝉寒度雨,竹间小浦暗通潮。

半林绿树迷危堞,一带苍山隔断桥。

此地相逢不沉醉,更于何处避尘嚣。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林氏水亭的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首句“满天秋色雁边遥”,以雁群南飞的景象引入秋意,渲染出一种辽阔而深远的意境。接着,“载酒芳园暑气消”一句,点明了在这样一个凉爽的季节里,人们携酒游园,暑气尽消,享受着自然带来的清凉与愉悦。

“柳外鸣蝉寒度雨,竹间小浦暗通潮”两句,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描写,展现了秋日特有的景致。蝉鸣声在柳树之外回荡,似乎在诉说着季节的更替;而竹林间的水塘,在暗中与潮水相通,透露出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半林绿树迷危堞,一带苍山隔断桥”则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半林中的绿树与城墙的轮廓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既神秘又壮丽的景象;而远处的苍山与断桥,则为这幅画卷增添了几分孤寂与遥远之感。这种对比,既体现了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思。

最后,“此地相逢不沉醉,更于何处避尘嚣”表达了诗人在此地与友人相遇时的感慨。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不饮酒也能感受到内心的满足和平静,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与烦恼。这一句不仅是对当下情境的赞美,也是对心灵归宿的一种追求和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秋日场景,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作者介绍
徐熥

徐熥
朝代:明

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猜你喜欢

过子畏别业

十月心斋戒未开,偷閒先访戴逵来。

清溪诘曲频回棹,矮屋虚明浅送杯。

生计城东三亩菜,吟怀墙角一株梅。

栋梁榱桷俱收尽,此地何缘有佚材。

(0)

苦雨二首·其一

南方春夏交,正是插秧候。

望望惜雨乾,事乃胡大缪。

霖霪已弥旬,雨意犹未透。

山头争出云,不断如饙馏。

滑滑深路泥,幢幢泻檐溜。

只愁地将浮,又恐天果漏。

乖气乱暄寒,重阴错昏昼。

灶硎产鲋鱼,庭树号饥鼬。

梁柱亦何为,尚可充燎槱。

嗟嗟彼苍生,其命固难救。

洪范学不传,将谁执其咎。

(0)

至徐州口占四绝·其四

放歌曾是昔年游,濯足看山坐浪头。

今日重来人不见,满天风雨过徐州。

(0)

至徐州口占四绝·其二

人说兹行恰似游,棹歌声里下徐州。

朝来独坐蓬窗底,两岸青山送去舟。

(0)

送韩亚卿谒陵

短日寒无辉,阴云黯将雪。

夫君欲何之,燕山路超忽。

至日诏分官,禋祀缀前列。

亦知非远行,始作三日别。

三日岂云多,我心如惨戚。

北风振高冈,仆子肤欲裂。

狐帽紫貂裘,檐肩鸣轧轧。

薄暮始下车,野寺投暂歇。

村肴与市沽,亦足慰疲薾。

归途雪正晴,峰峦互明灭。

琼林玉树枝,乃若为诗设。

山行亦诚劳,高兴滋逸发。

到家解行装,赠我有长札。

(0)

顾都宪竹间书屋

淮之水,去悠悠,君家正住淮水头。

宅边不种凡草木,修竹森森如立玉。

年深春雨长儿孙,遂使长淮比淇澳。

竹间有屋小如舟,积书之多如邺侯。

手开三径谁许到,只有二仲时从游。

我生好竹仍好书,何年归去山中居。

俯看书,仰看竹,家无一钱心亦足。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