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游幔亭,极高揽秋月。
清光洗列洞,可数仙人发。
今宵此山中,乃为天所罚。
狂飙起石龙,黑雨打林樾。
灯前对佛经,逐字犹鹘突。
遥思芙蓉园,白兔定在窟。
老弟能大觥,诸朋更奇崛。
驰情不成寐,一夜梦飞越。
昔我游幔亭,极高揽秋月。
清光洗列洞,可数仙人发。
今宵此山中,乃为天所罚。
狂飙起石龙,黑雨打林樾。
灯前对佛经,逐字犹鹘突。
遥思芙蓉园,白兔定在窟。
老弟能大觥,诸朋更奇崛。
驰情不成寐,一夜梦飞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昔日登高赏月的欢愉,转至今夜在石龙庵中面对自然风暴的无奈与孤独。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过去与现在的情境进行鲜明的对照,展现了时间流转带来的变化。
首句“昔我游幔亭,极高揽秋月”描绘了诗人往日登高望远,欣赏秋月的美好时光。接着,“清光洗列洞,可数仙人发”进一步渲染了月光的清澈与明亮,仿佛能洗净一切,连仙人的头发都能数清,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然而,接下来的“今宵此山中,乃为天所罚。狂飙起石龙,黑雨打林樾”则转折至今夜的景象,山中遭遇了风暴的侵袭,狂风呼啸,暴雨倾盆,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自然力量的威严与不可抗拒。
“灯前对佛经,逐字犹鹘突”描述了诗人面对风暴时内心的平静与寻求精神寄托的过程。他坐在灯下诵读佛经,尽管字句尚不完全理解,但这种行为体现了他在逆境中的坚韧与求知欲。
最后,“遥思芙蓉园,白兔定在窟。老弟能大觥,诸朋更奇崛”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回忆的怀念以及对朋友相聚的渴望。他想象着在芙蓉园中,白兔安逸地生活在洞穴里,朋友们聚在一起畅饮,场面热闹非凡。
“驰情不成寐,一夜梦飞越”则点明了诗人因思念与渴望而难以入眠,整夜沉浸在思绪中,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些快乐的日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变迁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充满了人生的哲理与情感的深度。
炎蒸一似洗,商令肃金方。
单衣理木棉,时易气自凉。
闭门谢尘鞅,掩卷坐虚堂。
大宾虽未接,安敢忘斋庄。
铭盘启时省,千载怀殷汤。
小学教事上,临下或未详。
颓龄百无成,岁月去何忙。
仰羡天边鸿,随阳又南翔。
降衷荷天灵,一物具一真。
年徂物易交,浇漓变其醇。
气习日以卑,智巧日以新。
靡靡骋颊舌,纵横踵仪秦。
莹然胸中宝,掩敝同埃尘。
岂无先觉贤,训戒徒殷勤。
悠悠醉梦中,迷执不可亲。
俯仰千载下,能逢几问津。
醉把茱萸枝,插彼漉酒巾。
渊明虽违世,吾尚慕其人。
致堂胡公字明仲,侍御徽猷名已重。
绍兴六年刺睦州,政教兼兴民载颂。
文定衡山远寄书,父子之间相谕讽。
一年作郡怠易生,宜作三年勤御众。
远大之业积累成,莫谓未迁生怠纵。
学宫改作实自公,建宁人物称群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