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毂过英利,乌飞正及晡。
残年途次蹙,旧学客边芜。
回毂过英利,乌飞正及晡。
残年途次蹙,旧学客边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旅途中在英利驿站停留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旅途的艰辛与对知识的坚守。
首句“回毂过英利,乌飞正及晡”,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驾车经过英利驿站的情景,乌鸦在黄昏时分飞翔,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旅途劳顿的氛围。这里的“回毂”指车轮转动,形象地表现了行进的状态。“乌飞正及晡”则通过乌鸦的飞翔,巧妙地将时间指向了傍晚,暗示着一天的行程即将结束。
接下来的“残年途次蹙,旧学客边芜”,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提到“残年”,意味着他可能正处于人生的晚年阶段,或是旅程的尾声,流露出一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同时,“途次蹙”表达了旅途的紧迫和劳累,而“旧学客边芜”则暗示了在异乡求学或旅行中,知识的积累与内心的孤独并存,既有对学问的执着追求,也有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真实感受,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观察,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我境遇的深刻思考和情感表达。
异乡节物又清明,懒复追游年少行。
愁惨松楸十年泪,雨昏花絮数声莺。
高红远绿俱无那,客恨春风两不平。
强课新诗作寒食,不堪重忆故园饧。
溪山别意,烟树去程,日落采苹春晚。
欲上征鞍,更掩翠帘回面。相眄。
惜弯弯浅黛长长眼。奈画阁欢游。
也学狂花乱絮轻散。水影横池馆。
对静夜无人,月高云远。一饷凝思,两袖泪痕还满。
难遣。恨私书、又逐东风断。
纵西北层楼万尺,望重城那见。
半月陪杖屦,此别情讵忘。
平生两知心,踪迹长相望。
兹游天相之,檐雨对夜床。
旅行得心朋,在客如家乡。
如何遽此去,泛彼天台航。
知君爱奇观,赤城有霞光。
傥逢五百尊,问我今行藏。
诗骨瘦未改,双鬓尘已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