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岚高捲日初生,一片晴光照眼明。
积雪不消三伏后,层冰常讶四时成。
疑他匹练非吴市,遮莫胥涛向越城。
大璞已教天地凿,山灵稳卧不须惊。
晓岚高捲日初生,一片晴光照眼明。
积雪不消三伏后,层冰常讶四时成。
疑他匹练非吴市,遮莫胥涛向越城。
大璞已教天地凿,山灵稳卧不须惊。
这首诗描绘了玉山在清晨阳光照耀下的壮丽景象,以及其四季如一的冰雪景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敬畏之情。
首句“晓岚高捲日初生”,描绘了清晨时分,晨雾逐渐散去,太阳初升的情景,给人一种清新明亮的感觉。接着,“一片晴光照眼明”进一步强调了阳光的明媚,让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鲜明。
“积雪不消三伏后,层冰常讶四时成”两句,通过描述即使在炎热的夏季,玉山依然覆盖着积雪,冰层常年不化,展现出玉山独特的气候特征和自然风貌,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这种自然奇观的惊讶与赞叹。
“疑他匹练非吴市,遮莫胥涛向越城”这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玉山的雪景比作飘逸的白练,但又不同于江南吴市的繁华景象;同时,也以“胥涛”(江涛)比喻波澜壮阔的自然力量,表达出诗人对玉山雄伟气势的感慨。
最后,“大璞已教天地凿,山灵稳卧不须惊”两句,借用了“大璞”(未经雕琢的美玉)的典故,表达了对玉山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山灵(即自然)的宁静与稳定,无需外界的干扰或惊扰,体现出诗人对自然和谐状态的向往与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玉山独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敬畏之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和气熏来,这般光景,管无风雨。
画栋朱甍,锦坊绣巷,娘子将嫫母。
星球高挂,灯楼趱出,良夜正消增五。
遨头事,牙旗铁马,且还那时鄞府。
甘泉见说,捷书频奏,渐次不烦鼙鼓。
双凤云间,六鳌海上,祝赞齐手舞。
三呼声里,君王万寿,岁岁传柑笑语。
便都把,升平旧曲,腔儿旋补。
修途转清溪,孤村带寒日。
潇洒竹间亭,意行成小立。
宾主莫谁何,悠然良自适。
俄有贵公子,胡骢摇宝勒。
下马相劳苦,呼酒道畴昔。
遂令麋鹿姿,颇为人物色。
佳实进霜坚,异酿引寒碧。
兴尽还独归,沙头寒月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