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减字木兰花·其四》
《减字木兰花·其四》全文
宋 / 吴儆   形式: 词  词牌: 减字木兰花

此身已老。三径都荒长却扫。面目尘昏。

怕著朝章揖贵人。难瞒明眼。只有青山堪作伴。

触事心凉。无病何劳更觅方。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吴偲的《减字木兰花·其四》。从这短小的诗句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时光流逝、身世变迁的深沉感慨。

"此身已老"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年龄和对衰老的体验,"三径都荒长却扫"则描绘出一幅诗人独自面对荒废花园的情景。这里的“三径”指的是宅院中的小路,而“荒长”则是时间流逝带来的自然生长和荒凉。这些细节暗示了诗人的孤寂与年华的消逝。

"面目尘昏"形容诗人因岁月积累而变得面容模糊,难以辨认,这也象征着时间对个人外貌的侵蚀。而“怕著朝章揖贵人”则是担心自己的形象在朝堂上被记载和评论,表现出一种对于身份尊严的顾忌。

"难瞒明眼"直白地表达了即使有所隐瞒,也难以欺骗那些洞察世事之人的眼睛。这里强调的是真相终将水落石出,不可久隐。

最后两句“只有青山堪作伴。触事心凉。无病何劳更觅方”则表达了诗人在面对生活琐事时产生的冷漠和疲惫,以及对于未来无疾而终、不再寻求更多烦恼的愿望。这里的“青山”象征着永恒与宁静,是诗人精神上的寄托。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对衰老、孤独以及时间流逝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伤和对于生活的无奈接受。

作者介绍
吴儆

吴儆
朝代:宋   字:恭父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生辰:jǐng)(1125~1183

吴儆(jǐng)(1125~1183)字益恭,原名备,字恭父,休宁(今属安徽)人。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猜你喜欢

雨窗书感

秋霜已上鬓边毛,十载名场守缊袍。

帝乐梦回良夜晓,神鸾音断碧天高。

云沙自古藏名马,湖海何人赠宝刀。

一曲离骚歌未罢,四山风雨啸猿猱。

(0)

读书神山

莎径香寮刻意求,白云深锁一窗幽。

循墙但见松环屋,入窟真如水泛舟。

细细涛声清籁起,纤纤日影隙光浮。

不闻钟磬心先静,尚有尘氛到得不。

(0)

天门

嵂屼称天堑,跻攀一望平。

江声浮楚国,山势压吴城。

风雨鱼龙谒,虚空日月行。

古人不可再,凭吊独含情。

(0)

索梅渊公画

秋风落木山径幽,孤蛩独鹤声啾啾。

晓望晴山空挂笏,天教秋士故多愁。

莫论平陆波涛阔,要看空堂枫树稠。

十日五日君自可,寸缣尺素吾何求。

(0)

元日

元日阴云好,丰年卜此朝。

老儒难跪拜,茅屋幸萧条。

今古桂双眼,乾坤剩一瓢。

素心溪上侣,酒熟早相招。

(0)

寓斋鼓琴涉意成咏·其一

逸豫谢尘事,廓落鲜馀欢。

丝桐张高秋,绕指鸣哀弹。

急弦无懦响,寡和含凄酸。

咏叹复沉吟,不觉夜向阑。

先民赜忧患,所托匪一端。

当歌发忾叹,闻乐集汍澜。

讵徒伊郁感,知音良独难。

贤圣不可作,惝恍摧心肝。

朱弦何疏越,一唱遗三叹。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