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偈·其一一五》
《诗偈·其一一五》全文
唐 / 庞蕴   形式: 偈颂

常闻阿閦佛,拟向东方讨。

今日审思维,不动自然到。

语汝守门奴,何须苦烦燥。

我奏父王知,与汝改名号。

破却有为功,显示无为道。

(0)
翻译
常常听说阿閦佛,打算去东方寻求
今天仔细思考,静心不动自会抵达
告诉你守门的仆人,何必如此焦虑不安
我会禀告我的国王,给你更改名字
打破有为的束缚,揭示无为的真谛
注释
阿閦佛:佛教中的一个佛名。
东方:指佛教发源地或象征智慧的东方。
审思维:深思熟虑。
不动:静止不动,寓意内心平静。
守门奴:比喻守护者或看门人。
苦烦燥:焦虑、烦躁。
父王:比喻权威或指导者。
改名号:改变身份或象征意义。
有为功:世俗的功业或执着。
无为道:佛教中不执着、顺其自然的教义。
鉴赏

这首诗歌咏了佛家的禅理,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达到心灵自在的境界。首句“常闻阿閦佛,拟向东方讨”显示了对佛法的追求与渴望,而接下来的“今日审思维,不动自然到”则表现出一种内心的顿悟和豁然开朗,即通过静坐思考达到了一种不需外求、自得其乐的状态。

中间两句“语汝守门奴,何须苦烦燥”,是对那些守在佛法门前而未能真正领悟的人的一种提醒,告诉他们无需那么辛苦和紧张,因为真理本就存在,不需要过度的努力去追求。

末尾两句“我奏父王知,与汝改名号。破却有为功,显示无为道”则是对这种超脱世俗、达到自然状态的一种肯定。在佛教中,“有为”代表着一切有目的、有作为的行为,而“无为”则是指不刻意求成、顺其自然的修行方式。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那种顺应自然、无需刻意作为的境界的赞美。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递出一种宁静致远、超然物外的情怀,是一篇颇具禅理内涵的佳作。

作者介绍

庞蕴
朝代:唐

庞蕴(生卒不详) 字道玄,又称庞居士,唐衡阳郡(今湖南省衡阳市)人。禅门居士,被誉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白衣居士第一人”,素有“东土维摩”之称。有关他的公案时见于禅家开示拈提中,以作为行者悟道的重要参考。其传世的偈颂(迄今流传近200首)以模拟佛经偈语的风格,殷殷嘱咐学佛者修行的依归,在唐朝白话诗派中以其重于说理为一特点。至于他和女儿灵照游戏自在的情节,配合其诗偈中全家习禅的描述,不仅成为后代佛门居士向往的模范,也转而成为戏曲宝卷文学着墨的题材。
猜你喜欢

和原父扬州六题.时会堂二首·其一

积雪犹封蒙顶树,惊雷未发建溪春。

中州地暖萌芽早,入贡宜先百物新。

(0)

宿横山祷雨

寸心忧国愿年丰,晓挈枫香入翠峰。

幸有一坛瞻斗象,岂无尺水起渊龙。

松风不住雨声碎,岚雾常随云气浓。

愿觅天瓢一滴水,三符需梦慰三农。

(0)

沁园春.括刘伯伦酒德颂

大人先生,高怀逸兴,酒肉寓名。

纵幕天席地,居无庐室,以八荒为域,日月为扃。

贵介时豪,搢绅处士,未解先生酒适情。

徒劳尔,谩是非锋起,有耳谁听。先生。挈榼提罂。

更箕踞衔杯枕曲生。

但无思无虑,陶陶自得,任兀然而醉,恍然而醒。

静听无闻,熟视无睹,以醉为乡乐性真。

谁知我,彼二豪犹是,蜾蠃螟蛉。

(0)

瑞鹤仙

翠屏围昼锦。正柳织烟绡,花易春镜。层阑几回凭。

看六桥莺晓,两堤鸥暝。晴岚隐隐。

映金碧、楼台远近。

谩曾夸、万幅丹青,画笔画应难尽。那更。

波涵月彩,露裛莲妆,水描梅影。

调朱弄粉,凭谁写,四时景。

问玉奁西子,山眉波盼,多少浓施浅晕。

算何如、付与吟翁,缓评细品。

(0)

长相思·其三舟中作

好风浮,晚雨收,林叶阴阴映鹢舟,斜阳明倚楼。

黯凝眸,忆旧游,艇子扁舟来莫愁,石城风浪秋。

(0)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

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

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

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