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雪犹封蒙顶树,惊雷未发建溪春。
中州地暖萌芽早,入贡宜先百物新。
积雪犹封蒙顶树,惊雷未发建溪春。
中州地暖萌芽早,入贡宜先百物新。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和原父扬州六题·时会堂二首(其一)》中的第一句。诗人通过对积雪覆盖蒙顶树和春天尚未到来的描绘,展现了江南地区冬季的严寒与春天的迟到。"积雪犹封蒙顶树"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冰雪未消的情景,而"惊雷未发建溪春"则暗示着春天的气息还未完全唤醒。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提到中州(指中原地区)因气候温暖,植物萌芽较早,因此在进贡方面,这里的作物更新鲜,体现了地域性的差异和对季节变化的敏感。整句诗寓情于景,富有画面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时令的观察和对地方特色的赞美。
烽火发金微,连营出武威。
孤城塞云起,绝阵虏尘飞。
侠客吸龙剑,恶少缦胡衣。
朝摩骨都垒,夜解谷蠡围。
萧关远无极,蒲海广难依。
沙磴离旌断,晴川候马归。
交河梁已毕,燕山旆欲挥。
方知万里相,侯服见光辉。
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
龙伯驱风不敢上,百川喷雪高崔嵬。
二十三弦何太哀,请公勿渡立徘徊。
下有狂蛟锯为尾,裂帆截棹磨霜齿。
神椎凿石塞神潭,白马参覃赤尘起。
公乎跃马扬玉鞭,灭没高蹄日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