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碌碌,车上行人雪中宿。
三更驱驴声陆续,顿憾肝肠眩心目。
霜棱飞刀风激镞,荒邮无烟抱空腹。
橐驼不收马成簇,暗里低心避群牧。
望断海光上东旭,木末天低星煜煜。
车碌碌,车上行人雪中宿。
三更驱驴声陆续,顿憾肝肠眩心目。
霜棱飞刀风激镞,荒邮无烟抱空腹。
橐驼不收马成簇,暗里低心避群牧。
望断海光上东旭,木末天低星煜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冷冬夜行旅图,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行人的困苦与孤独。首句“车碌碌,车上行人雪中宿”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车轮滚动的声音与行人在雪地中的宿营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接着,“三更驱驴声陆续,顿憾肝肠眩心目”进一步渲染了夜深人静时分的寂静与孤独感。三更时分,行人在雪地里驱赶着驴子前行,声音在空旷的夜空中回荡,这种声音不仅让人心生寒意,也触动了内心的柔软之处,引发情感上的共鸣。
“霜棱飞刀风激镞,荒邮无烟抱空腹”两句,通过自然界的严酷环境(霜、风、荒邮)和人物的处境(无烟、空腹),形象地表现了行人的艰难与无助。霜棱如刀割,风如箭矢,荒邮之地不见炊烟,只有空空的肚子,这些细节都凸显了行人的困苦。
“橐驼不收马成簇,暗里低心避群牧”则通过动物的反应来反衬人的境遇。橐驼(骆驼)不收,马成簇,甚至在黑暗中低心躲避其他牧畜,这不仅是对环境恶劣的描述,也是对行人为生存而不得不小心翼翼、谨慎行事的写照。
最后,“望断海光上东旭,木末天低星煜煜”以日出前的景象结束全诗,虽然前景依然充满挑战,但曙光初现,给人以希望。海光指的是远处海面的光芒,东旭则是指即将升起的太阳,木末则是树梢,天低星煜煜则描绘了繁星在低垂的夜空中的闪烁。这一景象既是对自然美的描绘,也是对希望与光明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行人在极端环境下所面临的挑战与内心的挣扎,同时也蕴含了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和对未来希望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