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浩荡何处来,荆南府中好春酒。
我公此日盛宾佐,但饮无劳问升斗。
座中十万无下箸,乌帽朱衣马牛走。
好舞清歌如有神,翠烂金明各回首。
人生行乐须壮年,小人再拜为主寿。
满堂泪落起挽须,临馈三叹成郁纡。
干戈未定郡国破,乱臣贼子何代无。
主忧臣辱坐感激,忍对花鸟调欢娱。
近闻士卒愿一战,猛气正倚风尘粗。
丈夫行事动千古,快意一饱非雄图。
天风浩荡何处来,荆南府中好春酒。
我公此日盛宾佐,但饮无劳问升斗。
座中十万无下箸,乌帽朱衣马牛走。
好舞清歌如有神,翠烂金明各回首。
人生行乐须壮年,小人再拜为主寿。
满堂泪落起挽须,临馈三叹成郁纡。
干戈未定郡国破,乱臣贼子何代无。
主忧臣辱坐感激,忍对花鸟调欢娱。
近闻士卒愿一战,猛气正倚风尘粗。
丈夫行事动千古,快意一饱非雄图。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场景,天风浩荡,气氛非凡,宴会中佳肴美酒,宾佐云集。诗人以其特有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热闹非凡的画面:座中宾客如云,舞者翩翩起舞,歌声清亮,如有神助;金玉其外,光彩夺目,每个人都沉浸在这欢乐的氛围中。
诗人通过“好舞清歌如有神,翠烂金明各回首”一句,传达了宴会上的繁华与热烈,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享受。接着,“满堂泪落起挽须,临馈三叹成郁纡”则透露了一丝感伤之情,似乎在这欢乐背后,也有着难以言说的苦楚与无奈。
然而,诗人的心中并不只有宴会的快意,还有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干戈未定郡国破,乱臣贼子何代无"一句,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局动荡和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尽管如此,诗人的情感并没有因此而沉沦,而是转化为一种坚强与决断:“丈夫行事动千古,快意一饱非雄图。”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既展现了宴会上的繁华与欢乐,也流露出了诗人内心的忧国忧民之情。这种对照鲜明的手法,使得诗歌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不仅是对一场宴会的描绘,更是一种时代感和历史责任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