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函玺绶赐王侯,百二秦关亦壮游。
华岳三峰天外落,洪河一苇日边流。
星潢色动金城夜,鼓角寒生玉塞秋。
咫尺昆崙应可问,乘槎莫到海西头。
亲函玺绶赐王侯,百二秦关亦壮游。
华岳三峰天外落,洪河一苇日边流。
星潢色动金城夜,鼓角寒生玉塞秋。
咫尺昆崙应可问,乘槎莫到海西头。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的《送沈道立太史奉使肃藩》。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出使边疆的场景,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和雄伟的历史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与对国家边防的深切关怀。
首联“亲函玺绶赐王侯,百二秦关亦壮游。”以“亲函玺绶”象征皇帝对王侯的恩赐,暗含出使的重要性和荣耀,同时“百二秦关”既指险峻的边关,也寓含着出使的艰难与壮志。
颔联“华岳三峰天外落,洪河一苇日边流。”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华山的巍峨与黄河的浩荡描绘得气势磅礴,展现了边疆的辽阔与壮美,同时也暗示了出使旅程的遥远与艰辛。
颈联“星潢色动金城夜,鼓角寒生玉塞秋。”通过夜晚银河的波动和秋日边塞的寒冷,营造了一种肃穆而略带悲凉的氛围,表达了对友人身处边疆的担忧与敬意。
尾联“咫尺昆仑应可问,乘槎莫到海西头。”以昆仑山为喻,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与祝福,希望他能平安归来,同时也流露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敬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背景的引用,既展现了边疆的壮丽与险峻,又蕴含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国家边防的深切关注,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天井春演漾,湛然沈净绿。
谁淬古铜镜,铸此清一曲。
云昔是绀宇,一沈不可复。
贝阙虚堂皇,龙宫静肃穆。
宝气至今存,往往浮磬玉。
从兹陟高巘,鸟道神刺促。
旋经天半寺,梵呗出岩腹。
逡巡逾寺颠,回望在山麓。
青穹去尺五,白云生两足。
群峭奔眼底,纷如水波蹙。
因之念天井,高岸已为谷。
焉知沧海浅,不作桑田熟。
高下随所遭,奚事烦龟卜。
龟卜既徒劳,流光逝难掬。
君家住近姑苏台,门前绿水群鸥来。
坐对晴窗诵六甲,桃花灼灼当窗开。
几年入洛曳珠履,笔端所向皆披靡。
为惜风光不待人,梦魂飞渡吴江水。
与君一见论心事,倾筐倒筐无所忌。
燕市酒徒今几人,酒酣更洒杨朱泪。
遥指秋波江上船,孤帆飒飒凌苍烟。
吴中春草碧于染,聊寄相思到日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