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衣道眼明如月,学士神仙带不来。
天上贵人若相问,只渭三字画炉灰。
麻衣道眼明如月,学士神仙带不来。
天上贵人若相问,只渭三字画炉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者与一位官员之间的交往情景。"麻衣道眼明如月",形容学者的眼睛清澈如同夜空中的明月,显示出他内心的纯净和智慧。"学士神仙带不来"则表达了这位学者即使有再高的地位,也无法将那份超脱尘世的神仙之气带到现实世界中。
诗人接着写道"天上贵人若相问",这里的"贵人"指的是官员,而"若相问"则是说如果这位官员询问学者的情况。诗人的回答是"只渭三字画炉灰","渭"在这里有所求的意思,而"三字画炉灰"则是一种修行者的生活状态,通常指的是简单而不为外物所动。
整首诗通过对比学者与官员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清高脱俗、精神自由的向往。同时,它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世俗权力和精神追求之间冲突的深刻感悟。
春半年已除,旧闻诗人语。
老夫始信之,倍觉伤时序。
方春未来时,屈指朝朝数。
十分拟春来,欲与春为主。
那知事已乖,十日九风雨。
纵得暂时晴,应酬纷万绪。
举眼看枝头,春事已如许。
还忆故园花,连年成间阻。
南园亦可人,虽美非吾土。
愿天早放归,容我老农圃。
月下与风前,对花歌且舞。
日日是青春,何必唱金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