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阴晴不定简唐觐秘校并敖吴二君五首·其二》
《阴晴不定简唐觐秘校并敖吴二君五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蚕眠初上簇,麦熟正磨镰。

云气重重合,江流夜夜添。

荐饥人甚困,多病我仍兼。

欲就桥南宿,单衣莫雨沾。

(0)
翻译
蚕儿刚进入睡眠期,麦子熟透了准备收割。
层层云雾聚拢,夜晚江水不断上涨。
饥饿的人们生活艰难,我身患疾病更加疲惫。
想在桥南找个地方过夜,只穿单衣千万别被雨淋湿。
注释
蚕:指家蚕,用于养蚕缫丝。
簇:蚕茧成串的集合。
麦熟:麦子成熟。
磨镰:磨快镰刀,准备收割。
云气:云层。
江流:江水。
荐饥:救济饥饿的人。
甚困:非常困苦。
兼:同时承受。
桥南:桥的南边。
单衣:单薄的衣服。
莫雨沾:不要让雨水打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的农事景象和诗人自身的感受。"蚕眠初上簇"写蚕儿开始结茧,象征着丰收的希望;"麦熟正磨镰"则点出麦子成熟,农民们忙碌收割的场景。"云气重重合"暗示天气变化,阴晴不定,可能预示着接下来的雨水;"江流夜夜添"则描绘了江水因季节而增涨,夜晚听来尤为明显。

诗中流露出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荐饥人甚困"表达了对饥饿百姓的同情,自己"多病我仍兼",显示出诗人虽身患疾病,但仍关心社会现实。最后两句"欲就桥南宿,单衣莫雨沾",既表达了诗人想要找个避雨之处的愿望,也暗含了生活的艰辛和对未知天气的担忧。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田园诗,展现了宋代文人对民间疾苦的体察与自我处境的感慨。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拟古诗二十首·其五拟西北有高楼

高楼一何迥,西北来天风。

绮疏张四面,云甍飞三重。

其上何所置,笙歌罗绮丛。

中有窈窕人,含悲独无悰。

毋乃卖饼妻,离弦感曲衷。

一弹怀菤葹,三叹置丝桐。

仰望层云间,愧彼双飞鸿。

(0)

登东山寺

飘然天半划长风,万壑千岩远近通。

峡口涛声来座上,荆门树色落杯中。

遥看壁垒连三国,远忆烽烟斗匕雄。

回首可怜征战地,香林下界雨空濛。

(0)

睛望东山

凌历晓钟清,喧喧林雀喜。

开门望东山,遥见山光紫。

(0)

东湖杂咏

撑过黄陵庙,莫湾屯甲沱。

沱前西坝嘴,嘴上多风波。

(0)

九仙山十二景步明代诗人张士宾原韵·其一灵鹫奇花

一朵奇花带笑拈,何年移种此山岩?

至今犹见空中色,自是西来玉骨纤。

(0)

又次题敦煌志书原韵四首·其一

汉世传名郡,于今列邑疆。

两关通玉塞,五载绾铜章。

行秩渐縻粟,离怀威折杨。

一书聊志胜,犹是古敦煌。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