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一何迥,西北来天风。
绮疏张四面,云甍飞三重。
其上何所置,笙歌罗绮丛。
中有窈窕人,含悲独无悰。
毋乃卖饼妻,离弦感曲衷。
一弹怀菤葹,三叹置丝桐。
仰望层云间,愧彼双飞鸿。
高楼一何迥,西北来天风。
绮疏张四面,云甍飞三重。
其上何所置,笙歌罗绮丛。
中有窈窕人,含悲独无悰。
毋乃卖饼妻,离弦感曲衷。
一弹怀菤葹,三叹置丝桐。
仰望层云间,愧彼双飞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高楼与天风交织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楼阁的壮丽与人物的孤独情感。开篇“高楼一何迥,西北来天风”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高楼的高耸与天风的辽阔,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着,“绮疏张四面,云甍飞三重”进一步渲染了楼阁的宏伟与精致,四面的绮窗如同云彩般飘逸,三层的屋檐仿佛飞翔于云端。
然而,这种表面的繁华与壮观之下,隐藏着深沉的情感。诗人通过“其中何所置,笙歌罗绮丛”这一句,暗示了楼内并非全是欢声笑语,而是有人在角落里独自悲伤。接下来的“中有窈窕人,含悲独无悰”,直接点明了主角的身份和心情,她或许是一个被命运安排在高楼之上的女子,内心充满了无法言说的悲哀。
诗人借女子之口,表达了对自由与爱情的渴望:“毋乃卖饼妻,离弦感曲衷。”“卖饼妻”可能象征着底层女性的无奈与束缚,而“离弦感曲衷”则表达了对束缚与不自由的深切感慨。女子的思绪随着音乐起伏,一曲结束,她心中涌起对菤葹(一种草本植物)的怀念,这或许是她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或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三弹之后,她将琴放置一旁,不再弹奏,似乎是对现实无奈的妥协。
最后,“仰望层云间,愧彼双飞鸿”,女子抬头望向天空,羡慕那自由翱翔的鸿雁,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由的渴望。整首诗通过对比高楼的壮丽与人物的孤独,以及对自由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中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现实困境之间的矛盾。
有脚不踏东华尘,有眼不看长安春。
翛然天地至清气,多在丛篁流水滨。
轩名翠筠俯空谷,个个梢长如立玉。
一秋明月照潇湘,六月凉风洒淇澳。
轩中之人清且閒,心不在乎山水间。
左图右史移白日,四檐环佩声珊珊。
不可一日无君子,澹然风致颇相似。
翠实常分丹凤雏,箨冠曾奉青霞士。
北郭道人静者徒,爱看黄岩烟雨图。
拟约嵩溪听萧瑟,醉来题遍青珊瑚。
越江芙蓉开若云,越中儿女红襦新。
年年采莲江浦口,扁舟遥唱江南春。
凝情倚棹送行客,折得芙蓉赠行色。
南风吹作满袖香,令人别后长相忆。
君心如花不污泥,亭亭洁立当清漪。
花容不逐秋风老,知君交态无荣衰。
人生百年几回别,莫惜芳菲为君折。
芙蓉落尽秋江空,千里相思共明月。
昨夜西风来,人间雨如海。山摇摇,秋洒洒。
早起□□轮,老红竟何在,惟有残云漠漠弄凉态。
千林万叶,淅沥作声。岂无绿色,奈何凋零。
四时更变化,宋玉胡为愁,直须痛饮千斛酒。
亦不知有春,亦不知有秋,鸿濛适我汗漫游。
绝怜九辨大萧索,争与虫声起篱落。
东溪子,今夕呼月当中天,看我大醉西风前。
便令秋满八千岁,我醉依然月下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