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花声过否。掩屏山、峭寒初逗。笙囊嫩菭绣。
倩琼箫吹彻,小梅春透。旗亭坐彀。
更慵向江南问酒。
又怎知、昨夜东风,有个倚楼人瘦。
前度调鹦院窄,斗鸭塘宽,几番携手。
芳期漫数,相逢在、燕归后。
判残红飘泪,暗黄侵鬓,愁似绿杨依旧。
约甚时同剪春镫,雨窗荐韭。
卖花声过否。掩屏山、峭寒初逗。笙囊嫩菭绣。
倩琼箫吹彻,小梅春透。旗亭坐彀。
更慵向江南问酒。
又怎知、昨夜东风,有个倚楼人瘦。
前度调鹦院窄,斗鸭塘宽,几番携手。
芳期漫数,相逢在、燕归后。
判残红飘泪,暗黄侵鬓,愁似绿杨依旧。
约甚时同剪春镫,雨窗荐韭。
这首《瑞鹤仙·杏花时节》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易顺鼎所作,描绘了江南春天雨后乍晴的景象以及词人的情感体验。"卖花声过否"一句以市井之声起兴,引出词人的思绪。"峭寒初逗"写出了春寒料峭的气候,"笙囊嫩菭绣"则通过精致的音乐和花卉暗示了春意盎然。
"倩琼箫吹彻,小梅春透"进一步渲染了春色,琼箫悠扬,梅花绽放,展现了江南春天的韵味。"旗亭坐彀"描绘了词人在酒楼独坐的情景,流露出淡淡的孤寂与落寞,不愿再向江南探问酒事,反映出他的心绪。
"昨夜东风,有个倚楼人瘦"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人的思念,以及自己因思念而消瘦的形象。接下来的词句回忆过去与佳人的美好时光,"斗鸭塘宽,几番携手",然而这些回忆只能在燕归之后独自品味,增添了无尽的遗憾。
"判残红飘泪,暗黄侵鬓"以凋零的花朵和斑白的发丝象征着岁月流逝和情感的哀伤,"愁似绿杨依旧"则将愁绪比作永恒不变的绿杨,形象生动。最后,词人期待与佳人共剪春灯,共度佳节,但具体时间未定,只能在雨窗下想象着韭菜的清香,寄托着深深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江南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盼。
光禄有吟台,社饮数数至。
但期谐里耳,谁料接仙气。
佳联觅双璧,断句锻七字。
大雅诚所羞,土风庶未坠。
怪君亦癖此,翻然肯来惠。
悬知运筹暇,颇不耐闭置。
杯盘例真率,谈笑谢虚伪。
六时花竹间,万事浑拨弃。
鼕鼕街鼓动,苦促送归辔。
君如长袖舞,笑我类尪瘵。
贾勇信有馀,他题况迭试。
为诗更筑台,避债吾亦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