泯泯莫如归死乐,眼中人事日喧豗。
深谈直到沧桑尽,阅世宁知孔墨哀。
孤处论交真悱恻,千秋相望在尘埃。
床头剩有呕心稿,地老天荒著此才。
泯泯莫如归死乐,眼中人事日喧豗。
深谈直到沧桑尽,阅世宁知孔墨哀。
孤处论交真悱恻,千秋相望在尘埃。
床头剩有呕心稿,地老天荒著此才。
这首诗《哭宋燕生》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俞明震所作,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悼念与缅怀之情。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生前的回忆与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首句“泯泯莫如归死乐”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一种对死亡的无奈接受,暗示了对逝者的怀念与不舍。接下来的“眼中人事日喧豗”则描绘了逝者离去后,周围世界依旧忙碌喧嚣,但这一切对于诗人来说,都显得格外寂寥和空洞。
“深谈直到沧桑尽,阅世宁知孔墨哀”两句,通过想象与逝者进行深入而持久的交谈,直至世事变迁,表达了诗人对逝者智慧与人格的敬仰,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这里引用孔子与墨子的名字,既是对逝者学识与品格的肯定,也暗含了对逝者精神世界的追思。
“孤处论交真悱恻,千秋相望在尘埃”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独自一人怀念逝者,这种孤独感让人动容。同时,诗人相信,尽管时光流转,但这份友谊将永远铭记在心,跨越千年,依然存在。
最后,“床头剩有呕心稿,地老天荒著此才”则以物象寄托情感,床头的文稿象征着逝者留下的才华与智慧,即使在天地老去之时,这些作品也将继续流传,成为永恒的记忆。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逝者的深情悼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友情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招寻出城南,迤逦翠微路。
峰阴豁清晓,花气酿春暮。
浓绿罨山村,莺啼不知处。
连塍宿麦秀,隔竹新泉注。
鸡犬何翛然,幽人此间住。
摘蔬留客饭,就石安茶具。
习习松下风,迟迟晷景度。
晏坐竟忘言,羲皇静中遇。
里湖静不波,云覆湖半阴。
桨牙萍面画,载酒复携琴。
先生旧隐处,孤屿恒幽沈。
舣岸上苔磴,好风飘我襟。
翠丛识芳躅,石泉明素心。
梅妻鹤为子,廿载随啸吟。
时或李薛偕,烟景供登临。
胸怀既荡涤,那复尘虑侵。
乃知冥冥鸿,迥异樊中禽。
低徊诵遗稿,托意何遐深。
安得大痴哥,铁笛吹空林。
一声破天碧,晚峰排千寻。
异人初起天目峰,金戈百战挥群龙。
罗平妖鸟一朝尽,峨峨王业钱塘宫。
纥干山头冻雀死,砀山小民作天子。
丹书铁券渡江来,尚父空名真足耻。
惜哉不用罗江东,交臂事贼非英雄。
子孙相承六十载,落人掌握何匆匆。
当年万弩射涛处,铁幢高耸樟亭路。
英姿飒爽已千年,至今吴越蒙安堵。
吴越江山总寂寥,钱塘宫阙草萧萧。
荒碑犹立表忠观,古祠空对浙江潮。
潮生潮落悲今古,运去时来何足数。
一声白雁下江南,临安又作降王土。
玉田有山曰小泉,泉鸣石罅流涓涓。
寻幽那惜双足茧,约客携酒登山颠。
石笋玲珑竞奇秀,水花觱沸争洄漩。
枕流便倚苔磴卧,烹茗欲借云腴煎。
朅来五载住河朔,巾车日苦风沙扑。
何当眼底见清流,为我半生洗尘浊。
主人爱客呼醽醁,落日衔山欢不足。
醉中枨触旧名心,三十男儿还刺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