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庐既非广,隙地不盈寻。
四时乏花果,閒日来一禽。
虽无灌木荫,密云有时阴。
俯仰茅茨下,随事称予心。
岂无桐与丝,此曲贵知音。
敝庐既非广,隙地不盈寻。
四时乏花果,閒日来一禽。
虽无灌木荫,密云有时阴。
俯仰茅茨下,随事称予心。
岂无桐与丝,此曲贵知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住在惠阳的一个简陋小屋中的生活情景。小屋狭小,空间不足,四季缺乏花果的装饰,偶尔有一两只鸟儿来访。虽然没有茂盛的树木遮荫,但偶尔会有乌云蔽日。诗人在这简陋的茅屋下,随遇而安,一切符合他的心意。
他并不缺少学习和自我提升的工具,如桐木制成的乐器和丝弦,但他更看重的是知音的存在。在旅途中,诗人常常感到时间的紧迫,难得有闲暇赋诗自娱。最近两天,他终于有机会静下心来,创作了四首诗,而这首是其中的第二首。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知音难觅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的一种生活哲学和审美情趣。
三顾先生得麟笔,付嘱遗经谁第一。
独将麟髓饭澹翁,项家阿英亦其乙。
澹翁孤忠贯两仪,阿英卓行彻九扉。
旌门一日插天半,却把此笔传阿宜。
阿宜阿囝续弓冶,卢溪书院声无价。
不论当家与外人,不日天池看浑化。
君不见绍兴初载毗陵公,乱后身作夹日龙。
功存社稷报不尽,祇遣千载高清风。
当家衣钵付谁子,兰砌孙枝浑是似。
哦诗五字如渊明,读书万卷如子美。
士饱木牛今几年,月升金掌归九天。
胡不令舍人咄咄趣行李,早上星辰听珠履。
蠹简三更寂,寒灯半点悭。
不知门外雪,已失月中山。
白璧非愁禹,黄金只铸颜。
时来漫拈出,掇取桂枝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