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文选楼》
《文选楼》全文
宋 / 李廌   形式: 古风

申辕应楚聘,邹枚适梁苑。

藩侯喜宾客,贤贤易鹰犬。

黄绮游汉廷,羽翼矰缴远。

秦府十八公,攀附名益显。

昭明众才子,文囿俾蒐选。

高斋切浮云,雉堞俯晴巘。

尚应愧河间,笔削非大典。

(0)
翻译
申辕接受楚国的邀请,邹枚前往梁园游玩。
各地诸侯喜好宾客,视贤者如鹰犬般亲近。
黄绮在汉朝宫廷游历,名声远离了猎物般的束缚。
秦王府中的十八位公卿,通过攀附权贵名声更盛。
昭明广纳才子,文坛上进行精心挑选。
高雅的书斋直逼云端,城墙俯瞰晴朗山峦。
他们或许会因比不上河间的才子而自愧,创作并非官方正统。
注释
申辕:人名,可能指某位接受邀请的人物。
楚聘:楚国的聘请。
邹枚:人名,可能也是赴宴或游历的人物。
梁苑:古代梁国的园林。
藩侯:诸侯,古代地方统治者。
宾客:受到欢迎的客人。
贤贤:以贤者待贤者。
鹰犬:比喻忠诚的随从。
黄绮:历史人物,可能指西汉时期的隐士。
汉廷:汉朝朝廷。
矰缴:古代射鸟用的工具,这里比喻束缚。
远:远离。
秦府:秦王府。
十八公:指众多官员。
攀附:依附权贵。
昭明:可能是人名或地名,与才子相关。
高斋:高高的书斋。
浮云:形容高远。
雉堞:城墙上矮墙。
河间:地名,可能指有才华的河间人。
笔削:写作。
大典:官方正统的标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集会的场景,申辕和邹枚都是古代著名的人物,他们分别前往楚国和梁苑进行访问。这两句暗示着主人对宾客的欢迎之情,以及对贤才的推崇。"藩侯喜宾客,贤贤易鹰犬"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和态度,其中"藩侯"指地方官员或诸侯,"贤贤"是对贤能之人的重复称赞,而"易鹰犬"则是一种比喻,意指招纳贤才如同养鹰狩猎一般容易。

接着的两句"黄绮游汉廷,羽翼矰缴远"可能是形容宾客中有才能出众者,他们在政治和文化中心活动,就像翱翔于天际的鸟儿一样自由而遥远。"秦府十八公,攀附名益显"则描绘了这些人士依附权贵,以期名声大噪。

以下两句"昭明众才子,文囿俾蒐选"表达了对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昭明"意指光明正大的选拔机制,而"文囿"则可能是人才聚集之地,"俾蒐选"即从中精挑细选。

诗人接着写道"高斋切浮云,雉堞俯晴巘",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其中"高斋"可能是指文人隐逸之所,而"切浮云"则是一种超越尘世的意象,"雉堞俯晴巘"则形容一种宁静而美好的居所。

最后,诗人以自谦之词表示自己的不足"尚应愧河间,笔削非大典"。这里的"尚应愧"表达了诗人的谦逊,认为自己还不够资格站在伟大的文学传统中,而"笔削非大典"则是对自己文笔的一种自我评估,表示自己的作品还未达到经典级别。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才子云集、互相交流的盛况,以及诗人个人对于文学成就的自省之情。

作者介绍
李廌

李廌
朝代:宋   字:方叔   号:德隅斋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生辰:zhì)(1059-1109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游栖霞庵约平甫至因寄

渺渺林间路,萧萧物外僧。

高阴凉易入,闲貌老难增。

官事真伤锦,君恩更饮冰。

求田此山下,终欲忤陈登。

(0)

读眉山集次韵雪诗五首·其三

惠施文字黑如鸦,于此机缄漫五车。

皭若易缁终不染,纷然能幻本无花。

观空白足宁知处,疑有青腰岂作家。

慧可忍寒真觉晚,为谁将手少林叉。

(0)

送崔左藏之广东

怪石巉巉上泬寥,昔人于此奏箫韶。

水清但有嘉鱼出,风暖何曾毒草摇。

今日淹留君按节,当时嬉戏我垂髫。

因寻旧政询遗老,为作新诗变俚谣。

(0)

英宗皇帝挽辞二首·其二

玉册上鸿名,犹残警跸声。

忽辞千岁祝,虚卜五年征。

羽卫悲哀送,山陵指顾成。

讴歌归圣子,世孝在持盈。

(0)

次韵范景仁二月五日夜风雪

何知此邂逅,谈笑接清扬。

对雪知春浅,回灯惜夜长。

密云通炫晃,残月堕冥茫。

故有临邛客,抽毫兴未忘。

(0)

次韵昌叔怀灊楼读书之乐

志食长年不得休,一巢无地拙于鸠。

聊为薄宦容身者,能免高人笑我不。

道德文章吾事落,尘埃波浪此生浮。

看君别后行藏意,回顾灊楼祇自羞。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