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英宗皇帝挽辞二首·其二》
《英宗皇帝挽辞二首·其二》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玉册上鸿名,犹残警跸声。

忽辞千岁祝,虚卜五年征。

羽卫悲哀送,山陵指顾成。

讴歌归圣子,世孝在持盈。

(0)
注释
玉册:珍贵的玉质书籍,古代用于记录重要人物的事迹。
鸿名:显赫的名字,通常指帝王或重要人物。
警跸声:古代帝王出行时的警戒和清道之声。
千岁祝:对君主长久统治的祝福。
虚卜:空想,未实现的预测。
五年征:预期的五年征战计划。
羽卫:宫廷禁卫军,负责保卫皇帝。
山陵:帝王陵墓,此处指帝王去世。
讴歌:赞美、歌唱。
圣子:神圣的儿子,此处可能指皇帝。
持盈:保持满盈,意指知足,不贪得无厌。
翻译
玉册上刻着他的名字,还残留着警跸的回声。
突然告别千年的祝福,空想了五年的征战。
羽林军悲痛地护送,帝王陵寝转眼已成往事。
人们歌颂他回归圣位,世间孝道在于知足常乐。
鉴赏

这是一首写于北宋时期的挽歌,其作者是著名的文学家、政治改革者王安石。这首诗表达了对英宗皇帝去世的哀悼和怀念之情。

首句"玉册上鸿名,犹残警跸声"通过对英宗皇帝名字仍然刻录在玉册上的描写,以及警跸(古代帝王出行时前导官员清道)余音未了的比喻,展现了皇帝生前的威仪和权力,以及现在去世后的遗留影响。

接着"忽辞千岁祝,虚卜五年征"表达了对英宗皇帝短暂在位的感慨。这里的“千岁”是夸张之词,表示作者对皇帝长寿的期望,而实际上皇帝仅在位五年便去世,这种差距增添了诗人哀伤的情绪。

"羽卫悲哀送,山陵指顾成"则描写了皇帝出殡时羽仪护卫的悲凉,以及山陵(皇帝墓地)渐渐成形的景象。这些意象传达了一种生与死的庄严和肃穆。

最后两句"讴歌归圣子,世孝在持盈"中“讴歌”指的是哀悼之声,“归圣子”则是对英宗皇帝已去世,返回神圣世界的表达。"世孝在持盈"意味着皇帝虽然去世,但他留下的德行和孝道将被后人所传承,永远不会枯竭。

整首诗通过对英宗皇帝生前威仪和死后的哀悼,以及对其短暂统治时间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于英宗皇帝不仅是君主更是道德典范的尊崇之情。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和晏相公府东三咏·其一韩王宅

开邦勋业高无让,启第规模壮绝邻。

兴废感怀悲咤久,柳梢花叶自青春。

(0)

谢朱厚之惠米

水边看得霜粳熟,月下春来玉粒寒。

不待鲁公亲折简,直忧颜子屡空箪。

(0)

和晏相公湖上四首·其一

雾霁山高牖,天寒水落沙。

试披深岸草,往往见黄花。

(0)

谢师厚挽词三首·其二

论文满樽酒,别恨几筒诗。

不谓相思久,终无一笑期。

地卑伤贾谊,冢近得要离。

尚有芝兰秀,风流未觉衰。

(0)

哭苏子美三首·其二

魄动书流怆,诚通梦告悲。

人生要有尽,君没竟何施。

白日空尘几,春风自酒卮。

旅魂归未得,藁葬近要离。

(0)

句·其八

回头恋翠峰,云与烟相袭。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