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乌夜啼》
《乌夜啼》全文
宋 / 许棐   形式: 古风

丈人屋侵云,乌爱丈人屋。

涂人亦爱乌,乌声喜相续。

屋底间蛾眉,环坐理丝竹。

丝竹无新腔,写汝声为曲。

丈人一赏音,瓦砾弃珠玉。

移噪邻翁家,闻者皆唾逐。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场景,通过乌鸦与人的互动,展现了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首句“丈人屋侵云”,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丈人家的房屋高耸入云,既突出了房屋的宏伟,也暗示了主人的地位和财富。接着,“乌爱丈人屋”一句,巧妙地将乌鸦对房屋的喜爱与人类的情感联系起来,赋予乌鸦以情感,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

“涂人亦爱乌,乌声喜相续”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涂人(可能指村里的居民)对乌鸦的喜爱,以及乌鸦叫声的连续,都体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屋底间蛾眉,环坐理丝竹”描绘了屋内的一幕,女子们在屋内弹奏乐器,欢声笑语,充满了生活的温馨与乐趣。这里不仅展现了女性的才艺,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才情的认可与尊重。

“丝竹无新腔,写汝声为曲”则表达了音乐创作的灵感来源于自然,乌鸦的叫声成为了音乐创作的素材,体现了艺术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丈人一赏音,瓦砾弃珠玉”一句,通过丈人的赏识,强调了真正的价值不在于物质的贵重,而在于心灵的共鸣与情感的交流。这不仅是对音乐艺术的赞美,也是对人与人之间真诚情感的颂扬。

最后,“移噪邻翁家,闻者皆唾逐”通过乌鸦叫声的传播,引申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即美好的事物能够跨越界限,影响到周围的人,甚至引发正面的反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宋代乡村生活的和谐与美好,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作者介绍

许棐
朝代:宋   号:梅屋   生辰:?~1249

许棐fěi(?~1249)字忱夫,一字枕父,号梅屋。海盐人(今属浙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宝庆初前后在世。嘉熙中(公元1239年左右)隐于秦溪,筑小庄于溪北,植梅于屋之四檐,号曰梅屋。四壁储书数千卷,中悬白居易、苏轼二像事之。 
猜你喜欢

大圣乐.萍婆果连岁秋花

飒飒西风,怯红愁绿,作成憔悴。

念几番春去春来,万种柔情,都付一天香绮。

绕遍画阑还凝望,问前度、幽怀何处寄。

家山畔、剩深浅艳痕,伴人残醉。天涯断肠别泪。

奈疏雨、黄昏难独避。

料明朝洗尽,燕支只有,霞光姝丽。

跨鹤纵回神仙驾,也难遣重开花并蒂。

文窗掩,但罗袖、清寒相倚。

(0)

苏幕遮.寄赠耕畹夫人谢惠墨兰

写幽兰,香不断。试问何人,替得东风怨。

素手纤毫千万转。一幅冰绡,九曲湘波远。

凭朱阑,抬望眼。绣阁帘坐,细袅沈烟篆。

见说春归将一半。寄与春云,拟托双双燕。

(0)

河传

梦短。天远。昼长人倦。苇箔蚕劳。

桐花凤懒,忺困忒煞无聊。乱红飘。

茶香焙得山前后。花瓷斗。茗炊清于酒。轻雷过雨。

池畔细数荷钱。入梅天。

(0)

金缕曲·其三

姻戚崔卢贵。倒金樽、兰堂日午,广筵佳会。

软舞娇歌都过了,志在高山流水。

催一霎、妆成奏伎。

上客低徊频注目,为儿家、一洗筝琶耳。

娇顾影,自矜喜。当时只解耽游戏。

一年年、桃鬟高并,柳丝难系。

弱蔓孤根无处著,随分萦依荆杞。

也算做、花开连理。

茵溷飘零元不定,判百年、人事长如此。

浑不计,电光驶。

(0)

虞美人.题美人钓鱼图

芙蓉落尽秋风冷。蓼溆萧疏景。云鬓三两薄妆成。

十二红阑小立、逞娉婷。金钩钓处游鳞起。

搅得波纹碎。谁抛石子响涟漪。

须信隔花影里、有人窥。

(0)

望江南.秋闺三首·其二

阑干畔,拜月试新妆。

四壁蛩吟秋影瘦,一灯花落夜更长。往事不堪伤。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