姻戚崔卢贵。倒金樽、兰堂日午,广筵佳会。
软舞娇歌都过了,志在高山流水。
催一霎、妆成奏伎。
上客低徊频注目,为儿家、一洗筝琶耳。
娇顾影,自矜喜。当时只解耽游戏。
一年年、桃鬟高并,柳丝难系。
弱蔓孤根无处著,随分萦依荆杞。
也算做、花开连理。
茵溷飘零元不定,判百年、人事长如此。
浑不计,电光驶。
姻戚崔卢贵。倒金樽、兰堂日午,广筵佳会。
软舞娇歌都过了,志在高山流水。
催一霎、妆成奏伎。
上客低徊频注目,为儿家、一洗筝琶耳。
娇顾影,自矜喜。当时只解耽游戏。
一年年、桃鬟高并,柳丝难系。
弱蔓孤根无处著,随分萦依荆杞。
也算做、花开连理。
茵溷飘零元不定,判百年、人事长如此。
浑不计,电光驶。
这首清代词人梁德绳的《金缕曲·其三》描绘了一幅富贵人家宴饮的奢华景象。开篇“姻戚崔卢贵”点明了家庭背景的显赫,紧接着“倒金樽、兰堂日午”展现了宴会的热闹与阳光明媚的场景。午后的盛宴中,歌舞升平,但词人的心却向往着“高山流水”的雅致,暗示了对高尚情操的追求。
“软舞娇歌都过了,志在高山流水”表达了词人对高雅艺术的欣赏,而“上客低徊频注目,为儿家、一洗筝琶耳”则描绘了宾客们被琴瑟之音所吸引,甚至暂时忘却俗世琐事的情景。接下来,“娇顾影,自矜喜”描绘了女子对自己的美貌和才艺感到得意。
然而,词人并未沉溺于享乐,而是反思起“当时只解耽游戏”的过去,意识到时光荏苒,青春易逝。“一年年、桃鬟高并,柳丝难系”以自然景象象征岁月流逝,暗示人事变迁。词人感慨“弱蔓孤根无处著”,表达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只能随缘而安。
“算做、花开连理”寄托了对美好婚姻的期盼,但又深知“茵溷飘零元不定,判百年、人事长如此”,暗示人生的无常。最后,词人以“浑不计,电光驶”作结,形象地比喻时间如电光般飞逝,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绘富贵家庭的宴会,展现了词人对世俗繁华与高尚精神的矛盾思考,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
琉璃瓮中走却鳖,惊起波斯一夜寻。
天晓不知何所见,大悲菩萨是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