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蕙兰芳引.咏木瓜花》
《蕙兰芳引.咏木瓜花》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蕙兰芳引

绿水人家,有一树、垂垂红雪。

瘦影亚雕阑,啼尽春禽百舌。

玉娥睡醒,问何处、麝兰偷泄。

恰侍儿报道,枝上名花才结。

记得良人,曾经渍粉,去秋时节。

叹虽有好香,不比此香清绝。那知花朵,一般芳冽。

爱清芬、莫对傍人轻说。

(0)
鉴赏

这首《蕙兰芳引·咏木瓜花》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木瓜花的美丽与香气。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绿水人家”,开篇即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绿水环绕着人家,透露出一种和谐与安宁。接着,“有一树、垂垂红雪”一句,将木瓜花的色彩与形态生动地展现出来,红白相间,如同雪花般轻盈垂挂,既美丽又不失清新之感。

“瘦影亚雕阑,啼尽春禽百舌。”通过“瘦影”与“雕阑”的对比,以及“啼尽春禽百舌”的描绘,不仅表现了木瓜花在春日中的独特姿态,也暗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与鸟语花香的和谐景象。

“玉娥睡醒,问何处、麝兰偷泄。”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木瓜花比作“玉娥”,赋予其生命与情感,通过“麝兰偷泄”这一细节,巧妙地描绘了木瓜花的香气,既神秘又诱人。

“恰侍儿报道,枝上名花才结。”侍儿的报道,为画面增添了一抹生活气息,同时也强调了木瓜花的珍贵与独特,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记得良人,曾经渍粉,去秋时节。”这一句通过回忆,将时间拉回过去,与当前的景象形成对比,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

“叹虽有好香,不比此香清绝。”通过对比,突出了木瓜花的独特香气,赞美其清新脱俗,难以言喻的魅力。

“那知花朵,一般芳冽。爱清芬、莫对傍人轻说。”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木瓜花香气的深深喜爱,同时提醒人们要珍惜这份美好,不要轻易与他人分享,以免失去那份独特的韵味。

整首词通过对木瓜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更深入挖掘了其内在的香气与情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茶铛

宾榻萧萧午户开,松枝火尽半寒灰。

主人欲就游仙梦,休愿煎茶醒睡来。

(0)

奉寄芜湖征局都曹

不见铜陵唱和翁,相望三度叹秋风。

商量难得樽罍共,存问空烦简札通。

驴上阆仙邀苦思,草中田子建微功。

明年官满当携手,未定韩郎耳便聋。

(0)

麻姑山

羽驾龙车旧宅,金炉玉简幽宫。

双练亭前秋水,七星杉下春风。

莲沼何年变白,桃源几度翻红。

明月清阴轩上,星冠羽褐髯翁。

一弄瑶池新曲,夜寒风入霜松。

(0)

寒食道中

漠漠云浓阴欲坠,迢迢远路马行迟。

春风境界无边畔,花下游人恐未知。

(0)

维摩诘画赞·其二

不二法门无别路,诸方临水不敢渡。

鹙子怕沾天女花,花前竹外是谁家。

(0)

五泄山

五泄高寒插太清,银河垂地落天声。

玉虹贯日晴空见,骢马翻瓢白昼倾。

作赋曾闻誇雁荡,乘槎应可到蓬瀛。

何当一比乖龙起,手挽商霖洗甲兵。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