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年二十,粗晓读书兼射猎。
三十蹉跎,鼓瑟吹篪奈若何。
堪怜阿堵,垂老讵曾亲识汝。
沟水东西,何用男儿意气为。
余年二十,粗晓读书兼射猎。
三十蹉跎,鼓瑟吹篪奈若何。
堪怜阿堵,垂老讵曾亲识汝。
沟水东西,何用男儿意气为。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陈维崧所作的《减字木兰花·岁暮灯下作家书竟再繫数词楮尾七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轻时未能专心读书和射猎的感慨,以及对年华逝去、未能真正亲近所爱之物的遗憾。
“余年二十,粗晓读书兼射猎。” 开篇两句,诗人回顾自己二十岁时的状态,虽已略懂读书与射猎,但并未能深入其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
“三十蹉跎,鼓瑟吹篪奈若何。” 这两句则转而描述了自己在三十岁时的境况,感叹时光流逝,即使想通过弹奏乐器来寄托情感,也显得无能为力,充满了对岁月匆匆的无奈。
“堪怜阿堵,垂老讵曾亲识汝。” “阿堵”在这里指代的是诗人所珍视的事物或人,诗人自问是否值得在晚年才真正认识它们,表达了对过去未能珍惜的深深悔恨。
“沟水东西,何用男儿意气为。” 最后两句,诗人以沟水东流、无法逆转的自然现象,比喻人生的不可逆性,指出即使有再大的雄心壮志,也无法改变时间的流逝,流露出一种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的反思,深刻地探讨了时间、成长、遗憾与珍惜的主题,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阴阳乖错乱五行,穷冬山谷暖不冰。
一阳且出在地上,地下谁发万物萌。
太阴当用不用事,盖由奸将不斩亏国刑。
遂令邪风伺间隙,潜中瘟疫于疲氓。
神哉陛下至仁圣,忧勤恳祷通精诚。
圣人与天同一体,意未发口天已听。
忽收寒威还水官,正时肃物凛以清。
寒风得势猎猎走,瓦乾霰急落不停。
恍然天地半夜白,群鸡失晓不及鸣。
清晨拜表东上閤,郁郁瑞气盈宫庭。
退朝骑马下银阙,马滑不惯行瑶琼。
晚趋宾馆贺太尉,坐觉满路流欢声。
便开西园扫径步,正见玉树花凋零。
小轩却坐对山石,拂拂酒面红烟生。
主人与国共休戚,不惟喜悦将丰登。
须怜铁甲冷彻骨,四十馀万屯边兵。
《晏太尉西园贺雪歌》【宋·欧阳修】阴阳乖错乱五行,穷冬山谷暖不冰。一阳且出在地上,地下谁发万物萌。太阴当用不用事,盖由奸将不斩亏国刑。遂令邪风伺间隙,潜中瘟疫于疲氓。神哉陛下至仁圣,忧勤恳祷通精诚。圣人与天同一体,意未发口天已听。忽收寒威还水官,正时肃物凛以清。寒风得势猎猎走,瓦乾霰急落不停。恍然天地半夜白,群鸡失晓不及鸣。清晨拜表东上閤,郁郁瑞气盈宫庭。退朝骑马下银阙,马滑不惯行瑶琼。晚趋宾馆贺太尉,坐觉满路流欢声。便开西园扫径步,正见玉树花凋零。小轩却坐对山石,拂拂酒面红烟生。主人与国共休戚,不惟喜悦将丰登。须怜铁甲冷彻骨,四十馀万屯边兵。
https://shici.929r.com/shici/U8HNk.html
昔日寻春地,今来感岁华。
人行已荒径,花发半枯槎。
高榭林端出,残阳水外斜。
聊持一樽酒,徙倚忆天涯。
能棋好饮一道士,醉墨狂吟二谪仙。
道士不闻乘白鹤,谪仙今已掩黄泉。
古来豪杰皆如此,谁拂尘埃为惘然。
华发郎官才调美,更将新句续遗篇。
燕云逆胡著柘黄,仁人烈士集太行。
已闻泣涕拜明诏,共挟金舆归大梁。
安得山人一双剑,走入云中看不见。
人间夜半风雨时,逆胡首奏延和殿。
我生四十无所成,荆淮好汉为知音。
丈夫志在仁义耳,麟阁貂冠非本心。
功成剑化两龙去,我亦变名入烟雾。
此时再拜康山人,九霄客星在何处。